第十六章

齐国与魏国以麒麟岭、沽溱水为界,因此魏国南部与齐国西北地区的百姓共以沽溱水为生。

然而魏国处于上游,曾屡次在上游投尸毒致使下游的齐国百姓中毒惨死。

曾经齐国弱而魏国强势,这种卑劣的手段魏国屡试不爽,齐国却无计可施,直到陛下掌权后力挽狂澜,下令迁都,并一路向魏国反攻,从此魏国才有所收敛,不敢放肆。

但这终究治标不治本,如果想要永绝后患,除非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百姓从此不再依附沽溱水。

引大泽江入沽溱,修改河道无疑是治根的办法,但这同时也是一项大工程。

现在人是有了,陛下提出此事,莫非是钱财上……

果然,高燚道:“此事朕与太傅商榷过,太傅也觉得可行,并主动提出斥巨资支持这项国事,朕觉得这是福泽万民的好事,不要辜负太傅一颗赤诚之心,便应允了。”

唐沛心里咯噔一下,万万没想到陛下居然当众将此事说了出来,顷刻如芒在背。

朝臣们嗤之以鼻。

唐沛此人,本事是没什么的,但惯会钻营。

先帝在时,他就是突然讨得了先帝的欢心,坐到了太傅的位置,如今又故技重施,陛下说没钱,他就不声不响地背着众人给陛下砸钱,当真拍的一手好龙屁!

这时,郭骁从容迈出一步,道:“陛下容禀,臣以为挖渠引水之法虽好,但是大泽江每到秋季便会引发秋汛,涝灾频繁,恐怕不适合引水。”

对啊!

臣子们犹如死灰复燃。要是大泽江如此容易驯服,之前为何无人提出此法?那必定是困难重重、劳民伤财才迟迟没有动作的。

可谁知陛下又笑眯眯道:“郭卿想的很周到,朕正打算在大泽江修坻堰,没想到爱卿先提出来了。”

郭晓:“……”

乔清恕朗声道:“在大泽江修大泽堰,将其分流解决秋汛,一分为二,一支引到平原作为灌溉,一支与沽溱水合并,引入东海……陛下英明啊!”

朝臣:老东西你到底是哪一边的?

这下满朝文武彻底无话可说了。

原来这一环接着一环,环环相扣,就等着猎物入套呢。

陛下好算计。

下朝后,被狠狠“盘剥”了一通的朝臣们陆续向宫外走去,一个个脸色都如丧考妣。

“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人自我安慰,“我们出钱,他们武官也一样出钱,若我们太计较了反而显得多吝啬呢。”

一旁的同僚翻了个白眼,让同伴自己体会。

“那可是五万两黄金啊!能一样吗?我回去还不知该如何与家主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