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宪抄家的第二天,华平乐便又和霍延之去了落华山。
这些天来,她已经将朝廷要员的名册全部整理了出来,又将落花峰谷底谷外的人都清整了一遍,心中也有了章程。
当天晚上,华平乐便和霍延之一起进了落花峰谷底,一一见了留在谷底的人。
萧叔给她的名册上清清楚楚列出了谷底各人的姓名、年纪、亲眷关系、职责和能力所长。
她见了真人,大多只是随意问问,有只说几句话的,也有说上许久的,话题更是天马行空,叫人摸不着头脑。
谷底的青壮年加上妇孺孩子总有有五百余人,她足足花了十个晚上才都见了个遍。
第十一天晚上,她再进落花峰谷底时,将萧叔、梁二哥等人聚在一起商讨了一整晚,将人事、任务安排一一仔细吩咐下去。
她说话慢条斯理、轻声细语,却句句落在点子上,更是将所有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交托的任务几乎让每个人都能一展所长、甚至是所好。
萧叔等人听了都是心悦诚服,对华平乐这个看起来娇俏娇美娇憨的未来福广王妃刮目相看。
怪不得王爷放心将这样的大事交给王妃,便是九方军师亲至,怕不也能比王妃安排得更妥当周全细致了。
第二天晚上,华平乐又去了谷底,亲眼看到一切井井有条地吩咐执行下去,才回了京城。
这时候距先皇和父亲建立经营落花峰已过去二十多年,峰底的人变化不大,但外面的人手变动很大,且保不齐也有人心变化的。
她且还有的忙……
……
……
广州府府衙中,温楚立在苏羡予下首,迟疑开口,“此次成功劝降,不费一兵一卒而解福广之乱,皆是大人之功。
大人功在社稷,理应率归降诸位将军及戚谷丰子侄进京,受皇上封赏,受百姓赞誉。
还是大人先行回京,下官留在广州府处理好善后事宜,缓缓而归”。
苏羡予神色淡淡,“不必计较那些身外之物,广州府这边,我还是亲自留下来放心些。
你且仔细些,将人顺利带到京城便是最大的功劳”。
温楚微一迟疑,行礼应下,退了出去。
福广初定,苏尚书留下来安抚民心自是最好的,他毕竟资历浅,又无声望,根本压制不住。
只,这一趟福广之行,他也就是跟着苏尚书跑跑腿,现在却先回京城,先苏尚书受封赏赞誉,实在是问心有愧。
温楚走后,苏羡予取出一卷卷宗,摊开,“阿鲤,福广驻军各将领,以及各府各州官员的名册、相貌及负责事务记清楚了没有?”
“记清楚了”。
苏羡予便招手示意他靠近,“知其人方能善其用,记住他们的名字、相貌和差事只是第一步。
这上面详细记载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嗜好,以及人脉关系,这一卷是福广军中的,你先看”。
苏鲤坐下仔细看了起来,苏羡予便坐到他对面的书案上就着摇曳的烛火,看着对面清隽秀雅的少年慢慢描绘起来。
终于,苏鲤合上书卷,起身行礼,“叔父,我看完了”。
苏羡予落下最后一笔,默默凝视了一会,方放下画笔,起身走到他身边,不紧不慢打开那册卷宗,修长的手指指向一个名字,“如果现在我想胁迫这位千夫长与我一起谋反,该如何劝服他?又该从谁下手?”
苏鲤显然对这样的教导已习以为常,并未惊讶他口中惊世骇俗的话,稍一思索便不紧不慢说了起来。
烛光将叔侄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亘古以来便是如此,静谧温馨,让从来不会停下脚步的时间都似乎慢了下来。
待苏羡予落下最后一字,外间打更声恰好响起,三更了。
苏羡予收拾起卷宗,开口,“睡吧”。
苏鲤的目光落向对面摊开的画卷,迟疑问道,“叔父画阿鲤,是要送给华二姑娘?”
这段时间,叔父画了许多他的画像,光是他看见就有不少次了。
“你什么都好,就这好管闲事的性子,像极了你的父亲”。
苏鲤,“……”
所以叔父是又嫌他饶舌了?
苏鲤不觉羞赧,反倒得了鼓励般追问道,“叔父为什么不画上一幅华二姑娘的画像?”
“去睡”。
苏羡予语气冷淡,苏鲤却咧嘴笑了起来,叔父口是心非的模样真可爱!
可惜姑姑看不见,不行,他也要画上一幅叔父的画像——
唔,还是算了,他可没有叔父的画技,将叔父画丑了送给姑姑反倒不美。
他还是写一封信吧,正好可以托温大人转交给姑姑。
再备上一些土特产,小玩意,借着叔父的名头送给姑姑,叔父就算想到了,也定是不好意思送的……
------题外话------
后天加更,小伙伴们多多支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