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眉头微皱,其实这几个人选她都不怎么满意。

君后看她的神色就知道她不满意,毕竟这是给太女选王君呢。但他满意的很!见女皇没有第一时间出言反驳,他就心里安定,拿出之前准备好的说辞。

“陛下,本君选这几个公子都是有原因的。”

女皇果然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你说说看。”

“选薛家公子,是因为他为人赤诚又热忱,太女平日冷冰冰的,有这样性格的小公子在一起,以后说不定也爱笑些,多点人气。薛公子虽然看着现在是一团孩子气,但毕竟是薛尚书精心教养长大的,不会差到哪里去,嫁进来后本君手把手教上两年就好了。而且薛尚书为人严苛自律,既能给太女帮助,治家也严谨,就不会出现上次如我侄女那般的胡闹事。”

君后微微叹口气,对自己家侄女的事露出了愧疚心痛的神色。

女皇一想,也点点头,君后说的不错,她原先也是这样考虑过的。

但是现在地动的事情一出,几个皇女的举措让她思想发生了变化。

太女现阶段确实只有顾锦恪担的起来,若太女还是太女,她就有些嫌弃薛家小公子太稚嫩了,当不起太女王君的身份,但君后如此分析,她觉得也有道理。薛爱卿自是好的,以后也不必担心外戚专政的事情。

君后又道:“至于公仲家的小公子,这也是个好孩子,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这些年虽然闹腾了一些,也是为了……看的出来是个重情重义的,而且太女也愿意包容他,他嫁进来,误会化解,太女又有公仲宰相再教导几年,想必也是好的。”

女皇眉头微皱,想起顾锦恪之前地动前请缨时谈起公仲的口气,内心犹豫。

“还有最后一个,黎启的儿子。”君后没停顿,径直说起下一个。

“只是本君有些犹豫,他是几个小公子里颇有能力和手腕的,本君打听过,黎尚书的夫郎不怎么管事,家中中馈是由这个孩子一手打理的,在京城里名声也好,黎尚书十分引以为傲呢。只是现下本君有些犹豫,听京城里风声,老三……只是之前又听说贤贵君放出风声来,想聘的是江公子,所以本君才斗胆提了。”

他有些苦恼的样子:“若是贤贵君之前已经提了,就算了吧。省的以后说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女皇见他这个样子倒是笑了笑:“你还是素来体贴,那怎么不连太傅家的江墨一起提了?”

君后瞋了她一眼:“陛下又不是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小时候在本君宫里,倒是玩的好的很,这些年却和太女渐渐陌路了,想必是不喜欢,强扭的瓜不甜,怎么好将两人凑在一起,让两个人都不欢喜?而且现在两个人都长大了,变了性子,又都是少言的,凑在一起没话说。”

他笑着摇摇头,有些无奈,有些宠溺:“自然不好将两人硬凑了,而且这是贤贵君弟弟先看中的,本君也不能蛮不讲理抢过来,不然以后落了埋怨,陛下站在本君这边?”

君后的话说的俏皮,女皇便也忍不住笑了笑:“你说的有理。”

她和君后讨论半响,心里也有了一点想法,夜色深重,两人歇下。

第二日,君后将女皇送出去早朝,脸上的神色就冷了下来,眼里满是掌控欲和得意。

这些公子就是他千挑万选给顾锦恪做王君的,家室表面上挑不出什么硬伤,但是全是他能掌控的,翻不出什么花儿,以后也不会和顾锦恪一条心。

薛栾单纯天真,没有一点心机,最好掌控。公仲和顾锦恪的相看两厌,只要拿捏得当,也不错。黎玉辛妩媚妖娆,根据顾锦恪这些年对宫侍的态度来说,根本不是顾锦恪喜欢的类型,他还有一个爹做弱点,也不错,若是成了,黎启还会和三皇女分崩离析,更是不错!

至于江墨,他就不在入选的名单里。当年顾锦恪对江墨的纵容,江墨对顾锦恪的情愫,君后旁观者清,看的清楚的很,怎么会让这两个人继续搅合在一起?

顾锦恪现在当好太女,以后当好女皇就够了,他可怜的大皇女年纪轻轻早逝,才有顾锦恪的太女之位,她顾锦恪怎么能比她的大皇女过得幸福?

她只能是一个工具,一个女儿的替代品,要永远掌控在他手里!

至于江墨和三皇女,君后也并不担忧,江太傅不会答应,贤贵君传的话也已经让他按下了,女皇也会认定两人之间没有感情,此事自然成不了。

君后畅想的很好,但是女皇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日下朝,女皇私下见了薛尚书,公仲宰相。然后带着方芮秘密去了一趟皇陵。

还是那间老屋子,女皇独自伫立在那里。

“你若天上有灵,应当也看见了吧,老三……不适合那个位置,她若是手段能力都欠缺一些,朕会教她,如同之前。可是她缺的一颗为民之心!顾家的江山必须有一个爱民如子的继承者。不过你放心,老三是你和朕的孩子,朕会保证老三富贵荣华,一世安然的!”

自己的几个皇女,女皇自认了解,其实最聪明的从来都是最小的老六顾锦恪。

但她是女皇最没有感情的孩子。

她被君后抱养时,女皇还沉浸在元侍人逝去的痛苦之中,一心关注的都是同样被抱养的三皇女。等她长大了,这个孩子的聪敏展现出来的时候,她的眼里对女皇一片陌生,毫无感情,女皇自然更不会废心思。这时候她喜欢已经会用孺慕的眼神看她的三皇女,四皇女,五皇女!

尤其是三皇女,她的眼睛和她父君多像啊。

人的爱是有限的,后来这些爱也慢慢的就变成了习惯,女皇自然更属意换一个喜欢的继承人。

但是偏偏,女皇看了看皇陵的方向,露出一个苦笑,这次地动,让她不得不承认老三不是一个为君的好料子,反而是顾锦恪才是一个为君的料子。

顾家的江山不能毁在她的手里!

她还是决定让顾锦恪继续为太女,但是顾锦恪若为太女,女皇就得为三皇女地动期间做的事情消除隐患,让顾锦恪投鼠忌器,不能对其他皇女赶尽杀绝。

实在不是女皇多想,太女这次上的折子就能看出来太女对百姓的重视还有杀伐果断了。而且太女聪明的很,女皇不敢想,若是太女提前查出来山匪与老三老五有关……

她必须在太女还没回来时先遏制住太女,为三皇女五皇女善后,先下手为强!

所以,女皇收回视线看向这间屋子:“朕会给老三安排一个王君,是江家的小公子,江太傅你知道吧,她亲自教养出来的孩子,品行容貌都没得挑,也是老三自己喜欢的。”

“以后江墨嫁过来,老三也有了江太傅为臂助,朕再叮嘱太女,她自然会忌惮朕的话,也会忌惮得罪江太傅的后果。以后老三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做个富贵闲散人了。”

“至于太女,朕也听了君后的建议,老三这次做的事,自然要有人出来担了,她们姐妹不可自相残杀,所以……朕想将黎家的孩子赐婚给太女做侧君,薛家公子为正君。若太女日后真的知道地动物资的真相,太女也可以用此事拿捏黎启为她办事,成为太女的臂助,或者直接责罚黎启,也断了黎玉辛这个罪臣之子往上爬的机会,黎玉辛的手腕也不会威胁到未来太女正君,反而可以辅佐他。正好,借此机会也断了老三和黎启联合的念想。”

她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安排。在她看来,薛栾这个未来太女正君还是能力弱了一些,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又不会对正君造成威胁的人出现。黎玉辛就很符合这个条件。

黎玉辛和薛栾从小要好,身世以后可能是罪臣之后,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最佳人选了。

这日朝会,女皇将顾锦恪所上的折子拿出来,让朝臣一一阅览,朝中大臣自然是纷纷夸赞太女行事有方,三皇女舍己为民。

女皇甚至也展露笑颜跟着夸了几句,不仅夸赞了太女,三皇女,和折子上所书的人。还大肆夸赞了运送物资的两个小公子。然后自然而然提出让顾锦绣和黎启还朝,然后对两个小公子和顾锦恪折子里提到的人进行嘉奖。

朝臣纷纷附和:“陛下英明!”

只是下一刻,女皇对两个男子的嘉奖,让朝臣都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