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贾府

说罢,又一脸担忧地对平儿说:“我们这就回去了,之后我家姑娘就拜托府上,也请姑娘多多照应才是。”

平儿面色羞得微红,忙应了。

林管家这才招呼其他人离开,但因贾家实在怠慢,又耽误了几日向人打听贾家诸事。

待得知荣宁二府内囊早已空了,又有贾家族人行事不端,贾宝玉乖僻邪谬等事,恨不能立刻将黛玉接回来,最终只能快马加鞭回南将情况禀报林如海。

黛玉送走了林管家,忐忑不安地跟着平儿进了贾府。

平儿因自家规矩有缺,加之林管家指桑骂槐那一番话,羞得忘了平日伶俐的口齿,黛玉又自来不是多话的人,因此二人一路竟无话,唬得其他仆人也噤若寒蝉。

贾府仆人的规矩竟从未这样好过!

一片安静中,黛玉进了垂花门,路过抄手游廊,转过穿堂的紫檀架子大理石插屏,到了三间厅房后面的正房大院,满目雕廊画栋、莺歌燕舞。

门口台矶上坐着的几个丫头见黛玉到了,忙你争我抢地打起了帘子,又有机灵的小丫头向里面报喜,说林姑娘到了

黛玉才踏进房门,就见一个鬓发如银、衣着华贵的老太太被人搀着来迎她,料想这就是她此世的外祖母——贾老太君。

黛玉还未来得及拜见,就被她外祖母搂到怀里,好一顿摩挲。她抬眼看去,才惊觉外祖母眼含热泪,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这叫她难以自持地想起前世的外婆,深感天下外祖母爱外孙女之心是一样的,不禁在这个温暖的怀抱里依偎得更深了。

贾老太君搂着黛玉哭了好一会儿,方才止住。待黛玉拜见了她,她又为黛玉一一介绍下首的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等人,黛玉少不得又一一拜见。

等见完礼,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了迎春三姐妹过来。

黛玉好奇地打量三春。

温柔沉默的那个应是迎春,顾盼神飞的那个是探春,最小的那个小妹妹是惜春,三姊妹妆饰相近,整整齐齐站成一排,实在是让人大大饱了眼福。

黛玉起身与三个姊妹互道了名姓,又互相见过礼,各自归了座。

殊不知迎春三姊妹也在心里暗暗打量这位远道而来的表姐(妹),见她身材匀称、肤若凝脂、眼含波光、衣袂飘逸、气质超脱,心中对她有了十二分的喜欢和向往。

在黛玉与三姊妹彼此喜欢钦慕之际,丫鬟们捧着茶俸了上来。

众人说话间不免又提及贾敏如何如何,惹得贾母又伤感起来,拉着黛玉的手说:“我独得你母一个女儿,疼爱非常。不想这二三十年未见,她先抛下我去了,又只留下一个你。”

“那年我本想接了你来,谁知你也是个小冤家,一病忘却了前事,也来不得,叫我心碎得很。好不容易你渐渐好了,我又连连催促你爹送了你来,今日总算是见着了我的心肝肉——”

“你如今大好了没有,可还吃什么药不曾?”

黛玉思及自己当年的打算,虽处处都妥当,但唯独有些对不住一片慈心的外祖母,不免眼中含愧道:“我已大好了,虽不记得前事,但如今已经不吃药了,已是与常人无异了。”

贾母略微宽心,正又欲说话,只听门口传来一阵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