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并无恩怨,我知道你不是主谋,是受了三皇子和镇国公的指使。事到如今你只有坦白从宽。
还有刚才大牢门口吵吵闹闹你应该是听到了,正是三皇子和镇国公带着他的府兵,想要来这大牢把你救出去,但是已无可能。
三皇子已经被六皇子失手刺死,镇国公的百十号府兵,被我京郊东大营的人轰了回去,没有人能救你。
你若能主动交代,念在你不是主谋,而我也没有死,你还有活命的机会,要是你死不承认,等镇国公先招认后,我便会让你生不如死
你好好想想吧,但我可没有多少耐心,毕竟我那三皇兄被刺死,这么大的事,还是需向我父皇禀告的,到时如果我父皇大发雷霆,你潘家有什么后果,我可猜不到。”
周墨辰说完便转身离开。
潘阳立刻叫着“我交代,我交代”。
潘阳被周墨晨说的心里发虚,就算自己死了,也不能连累人家,此事九皇子来审,尚还有活命机会,要是别人来审,或是皇上不审,要诛九族,想到这潘阳心里已经奔溃了。
周墨辰喊道,“来人,拿笔纸。”
潘阳不死心的问道“烨亲王,我真的有可能,活,活命吗?”
周墨辰冷冷说道,“你把你知道的事全部交代清楚,父皇那,我会给你求情,至于父皇让不让你活,我不敢保证,我能保证不让你潘家被诛九族。”
此刻,周墨辰像是潘阳心中的救命稻草一般,潘阳不敢有丝毫隐瞒,他将自己知道的事,全部一五一十的写了下来。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潘阳写了十多张,交给了周墨辰。
周墨辰接过后,大概的看了几张道,“嗯”,便转身离去。
周墨晨去了府衙,此时,已经真相大白,镇国公交不交代已经无关紧要,周墨辰想着把这几人,连同潘阳的招认一起交给皇上,由皇上定夺。
御书房,皇上得知九皇子周墨晨来了大为惊喜,连忙让汪公公喧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周墨辰道。
皇上说道,“老九,快快起来,当日知道你失踪了,朕焦急万分”
周墨辰道“谢父皇关心。”
“你为何失踪,这几日去了哪里?”皇上疑惑的问道。
周墨辰道,“儿臣是被人所害,当日被迷晕了,丢到一个废弃寺庙的枯井中,得父皇保佑,被京郊东大营找到,才死里逃生。”
皇上听到此话,突然怒气冲天,“好大的胆子,是何人要害我皇儿。”
周墨辰道“父皇,此事是三皇子,镇国公所为。”
“什么,你说什么?”皇上一脸吃惊的问道。
周墨辰道,“父皇,此事是三皇兄命潘阳所为,他们先模仿李远的字迹,给我写了书信。
在风满楼宴请我,那李远与我在雁门关时共同杀敌,也算是同袍了,我便毫无防备之心,
但我到了风满楼,发现只有潘阳,他借口李远有事要晚些到,我便与他先喝茶,喝了茶后便不省人事。
等我醒来,便被麻袋套住,丢在了离京城四五十里外的一个废弃寺庙的一口枯井中,多亏双峰二人,还有父皇京郊东大营那一万人马,几天不辞辛苦的找我。”
我回到京城后,就命双峰将潘阳抓了关在衙门大牢,准备提审潘阳,谁知,三皇子和镇国公得知潘阳被抓,竟派府兵想去大牢救出潘阳。
六皇子和户部尚书也得知潘阳被抓,他们猜潘阳是受三皇子和镇国公的指使,也来大牢打探消息。结果两方势力在大牢门口撕打起来。
现在,经过提审潘阳,他已经全部招出实情。此供词便是潘阳在牢中写的,请父皇过目。
皇上看着潘阳的供词,怒气冲天,低声问道,“这些人现在在哪?”
周墨辰道“回禀父皇,一干人等全部在外听候发落,只是,只是”
皇上问道,“怎么?”
“只是我带着京郊东大营人马赶到之前,三皇兄与六皇兄撕打过程中,三皇兄被六皇兄失手推到了衙役手持的刀上,三皇兄不幸身亡了!”
“什么?!”皇上一声大叫,然后突然重咳不止,一口献血吐在地上。然后昏倒在地上。
周墨辰一边大叫,一边跑上前扶住皇上,“父皇,父皇,来人,来人啊,快传御医。”
门口的汪公公,听见周墨辰的喊叫声,冲了进来大喊道,“皇上,皇上,快宣御医来”
周墨辰此时已经慌了神,他只为说明真相,却从未考虑过皇上的年纪,也未考虑皇上是否能够承受得了。
片刻后,皇宫上下都知道皇上吐血昏倒。一众人全都围在皇上寝宫宫外。
寝宫内,御医们一个个给皇上检查,一会焦急万分,一会商讨病情。
过了好一会儿,御医们有了商讨后的结果。
带头的老御医向皇后鞠了一躬说道,“启禀皇后娘娘,和众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