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的橘喵

王居瀚像被掐住了喉咙一样哑然。

养心殿西暖阁中正仁和匾文,就是故宫发现并确定的金粟山藏经纸,这幅匾文并非一整块纸张,而是十几块藏经纸拼贴而成。

金粟山藏经纸的大小在60厘米左右。

没有更大的,因为它本就是用来书写经文的纸张。

而且,只有那么多,用一张少一张。

……

就见张九州挑了一张碎片出来,放在桌上,对着阳光倾斜角度。

众人屏气凝神。

只见阳光穿透纸张,在桌上,留下了一个浅浅的阴影。

一个‘心’字,昙花一现。

再去看时,仿佛从未出现。

在橘喵兴奋的叫声中,王居瀚后退一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

“金粟山藏经纸,和仿金粟山藏经纸,一字之差,”老院长感叹道:“却天差地别。”

首先,要说明金粟山藏经纸,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有名的纸张。

此纸约造于宋代熙宁年间,纸坊在苏州承天寺,就是苏轼那篇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所提到的地方。

这种纸由桑皮、楮树皮加工而成,专供寺院写经之用。纸张的内外都涂上了白蜡,并用黄柏濡染而发黄,不仅精细莹滑,久存不朽,甚至可使墨色着纸深而不透、浅而不浮,甚为名贵。

这种纸只生产了十多年,金粟寺藏量本就少,也不过数千轴,其中还包括已经抄写过经书的纸张。

后来经过战火、朝代更替,金粟山藏经纸不断被人盗出,到了元代被盗走一半,而明代后期基本就被盗光了。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乾隆了,因为金粟山藏经纸的制作方法早已失传,到清朝的时候,宫中这种纸就只有一点点库存了,但是人菜瘾大的乾隆很喜欢拿它来写写画画,导致没多久这种纸很快就用光了。

于是他便下令宫廷进行仿制,这也就是‘仿金粟山藏经纸’的来历。

仿的都已经很难得了,何况真的。

不知什么时候,文物小组的成员都来了。

就听马丁宁小姐姐回忆道:“金粟山藏经纸也拍卖过,14年嘉德春拍上,一张藏经纸拍出的价格为29.9万元。”

王居瀚松了口气,正想笑一下。

“不过,当这种纸跟乾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价值就莫名其妙地高了。”

就听马丁宁道:“乾隆有一件书法作品,《斗鹿赋》,呈屏书于藏经纸上,一共十条,拍出了4000万的价格。”

“吧唧”一声,就见王居瀚二话不说,仰头昏了过去。

……

众人叹气。

橘座鄙视。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就这,还敢砸宝呢。

老院长看了一眼路德清,路德清会意:“我马上做高光谱扫描。”

老院长点头:“把字提炼出来,做个影印本给我。”

因为金粟山藏经纸太过珍稀,哪怕是写过经书的纸,也依旧可以被拿来重新书写。

所以他们手中这些碎纸,从正面看是乾隆手迹,然而实际上,可以用高光谱扫出反面经文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