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就同周大郎解释,“当家的,我知道你跟娘都是好心,把我当成一家人,才这样做,但我不能总拿家里的钱来填补娘家。
何况小华自己都说了,那不如就趁此机会,让咱们看看他的能力,就算他改变了,我也不能帮他一辈子,若是他自己好了,那不是更好吗。”
周大郎见杨氏想的这般周到,也么什么话说,挠了挠头,“行吧,我听媳妇的。”
周三郎来了杨家村,就没回家,一直在杨氏娘家,帮忙将房子建好,才回家去。
周三郎回去后,杨氏在家呆了几天给家里添置了一些东西,以及一些布料被褥米面粮油之类,杨全就委婉的跟杨氏说她该回去。
杨氏也惦记着家里的事,见杨全已经好了不少,钱氏又照顾他爹照顾的好,杨小华也懂事了不少,就周大郎一起回了周家。
周老太见儿子儿媳回来,问了亲家那边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就放心下来。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休息两天,这段时间你娘家那边事多,累的够呛,好好休息休息,在想其他的。”
杨氏虽然应了老太太的话,但还是晚上就发好面,第二天就去码头卖菜饼去了。
为了娘家花了家里这么多钱,杨氏心里过意不去,总想早点把这些钱赚回来。
老太太看破不说破,由着儿媳妇去了。不过却将家里的大小事都揽在身上,让杨氏卖完菜饼回来不用太操心。
只是杨氏半个多月没去码头卖菜饼,码头就出现许多卖菜饼的人家,卖的价格又与她差不多,照样是两个铜板一个菜饼,还配有骨头汤。
就算有李爷带着一帮人照顾杨氏的生意,但市场份额被占了,杨氏再卖菜饼,就没有以前那么好赚,盈利比以前少了几乎一半。
周老太等人望着杨氏拿回来的铜板,一时间都沉默的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