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

时玉碎步跑上去,停到诸葛亮面前。而诸葛亮一看是她来了,心情也颇好,笑着问道:“阿玉怎么来此了?”又垂首看到了她手中的鸭子,“这是...?”

饶是诸葛亮,有时也无法时玉一些奇怪的脑回路。

“给你的礼物。”时玉伸手递过去。

诸葛亮失笑,无奈地摇摇头,再一看小妹期待的目光,便伸出一只手要去接那鸭子。谁知,原本神情恹恹的鸭子,此时却睁大了眼睛,突然一个挣扎,翅膀一展,便从两人手中飞了出去。

那鸭子一下就飞到江中,颇有闲情地将脑袋伸进水中,又伸出来甩了甩水,挑衅般地叫了两声。

时玉似乎心中想起什么,突然笑了出来:

“兄长别担心,这放跑一只鸭子,说不定就会得到一只凤凰呢!”

诸葛亮正想与她调笑,就瞧她身后不远处缓缓走来一个少年,顿时敛去了几分笑容:

“看来,阿玉今日过来是别有所图啊。”

时玉连忙把慢慢悠悠的姜维拉到身前,歪头笑道:

“你看,凤凰这不就来了吗?”

姜维恭敬地行了个礼,感觉气氛有些许尴尬。

诸葛亮冷笑一声:“我只听说过有人称士元为凤雏的,倒没听说过有自称‘凤凰’的。”他瞥了一眼这小公子,后者只是规规矩矩地半低着头,面色平静。

他甩了下衣袖,转身言道:“二位进来吧。”

时玉赶紧推着姜维走入船中。

进去后,姜维颇有自知之明地挑了个离诸葛亮最远的位置,结果时玉一进来,就直接坐到姜维身边,也规规矩矩地和他一样把手放好,和对面的诸葛亮面面相觑。

诸葛亮的目光在他们俩身上来回转悠,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给这二人斟茶。

“不知阿玉和姜小公子来此所为何事?”

时玉用胳膊怼了下旁边的姜维,想让他开口,却只瞧见姜维垂首,面露难色。

她瞪了眼这“不争气”的男人,只好自己先开口道:

“听闻周都督让兄长三日内造齐十万支箭,实在是难为人,不过...”她瞟了眼旁边低着头的姜维,“伯约有一计,可使兄长凑齐这十万支箭。”

姜维瞬间抬首,看那诸葛亮拿起一杯茶,浅浅地吹了吹上面浮起的热气,不轻不重地反问道:“哦?是吗?那便请公子说来听听罢。”

见状,姜维只好半低着头,把草船借箭之计娓娓道来。

但说完后,他又补充一句,“此为时姑娘之计,在下颇为惊奇,故为转述。”果不其然,遭受了时玉的灼灼目光。

诸葛亮听完后,只是轻笑一下,将那茶杯放回桌案上。

他甚知时玉常有奇策,倒是没想到自己的草船借箭之计也能被她勘破。不过,他转念一想,这姜维也算实诚之人,况且阿玉常有奇策却不善细节,但方才姜维所言详尽,倒真是像自己想出的一般。

诸葛亮扇了扇风,突然有点挫败感。

原来自己的这些奇谋异策都已经泛滥到这种地步了?

也罢,也罢。

——“既如此,不若两日后,你二人与我一同前往,可好?”

时玉刚想点头,便看到姜维直起身子,郑重地言道:

“此去曹营尚有危险,不如让在下代丞...诸葛先生前往。”

他语气恭谦,不似作假,就连诸葛亮也微微一怔,抬眼认真打量起这个小少年。

“伯约不必担心,”诸葛亮抬起扇子,“亮已立下军令状,要么拿箭,要么惟死而已,”他笑了一下,“这死法虽各有不同,结果却一样,倒也无妨。”

姜维还想劝阻,被时玉拦了下来,后者对他摇摇头。

接下来,几人又寒暄了几句,时玉和姜维便与诸葛亮道别,离开了船舶之处。

二人于江边步行回营。

姜维心中多有顾虑,决定还是要好生策划一番才安心,却忽地听到身后小姑娘平静的声音:

——“姜伯约,你以前见过丞相吗?”

作者有话要说:诸葛亮:《关于我上辈子种的白菜拱了我家的白菜》

==

==

最近好忙,只能保证隔日更了,争取日更!希望小伙伴们多多收藏评论啦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