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笼罩在兖州百姓身上数十天后,才有敲锣打鼓的赵军去县城小巷和村子里详细讲解赵国征役的规矩。
此次征役是为了修路,采取就近原则,最远的服役距离,不会超过隔壁县。
每户都有个服役的名额,可以是民夫也可以是民妇。
民夫和民妇会安排在不同的地方,服役期间几乎不会见面,更不会共同劳作或者共吃共住。
每户招役后,人手不足,才会再招。
服役期限三个月,正好避开农忙的时间。
服役的民夫和民妇都必须吃住在官府安排的地方,归家时,每人都能领五两银子,或者换成在咸阳能用五两银子买到的粮食。
赵军热热闹闹的介绍完征役的规矩,原本或是哽咽、或是小声交谈的兖州百姓却都没了声音,全都睁着大大的眼睛瞪着赵军,随着赵军的移动调整脖子的角度,就是没有人肯说话。
诡异的气氛中,赵军忽然觉得有些冷,不约而同的相互靠近。
甚至有人脸色逐渐青白,连手都在抖。
他们宁愿去战场搏命,也不想面对如此诡异的兖州百姓。
双方僵持许久,赵军都要忍不住拔刀的时候,兖州百姓终于有了反应,争先恐后的冲向赵军。
“我家兄弟三个都是壮年,能不能让我们三兄弟都去?”
“现在分家来得及吗?”
“真的给五两银子?”
……
可怜战场杀敌从未退缩过的赵军,被兖州百姓追得丢盔卸甲,连靴子都不翼而飞。
却只能像被饿狼围住的无辜羔羊似的,拼命抓着衣襟和腰带,扯着嗓子恳求兖州百姓先往后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