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现在的信息似乎已经足够让他拼好一块拼图了,同时叶与知也能感觉到,他离一部分真相只差那么一点点。所有的信息在他手里都被无形的丝线连了起来,而他只需要将其连接好。

他深吸了一口气,去广场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下,然后心里默念:“我要使用灵感。”

【灵感77/80,普通成功。】

叶与知忽然感觉到,他手里的这份笔记上那份从报纸上剪下的阿芙拉的照片似乎在哪见过。他稍微回忆了一下,猛然明白过来,这是桌面上散乱的那份“女士死亡”绘图上的人。

利琦的绘画水平基本就是儿童涂鸦,但很清晰地抓住了阿芙拉的样貌上的特点,只是死者衣物和这张失踪前的画像并不相似,这才导致叶与知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不过既然知道那一份6.22日期的案件就是阿芙拉失踪事件的话,那么……他翻了一下笔记,阿芙拉失踪的报道是在6月20日。而丹尼斯的通缉令直到现在都没有出,叶与知猜测这部分没公布出来的原因是在于“利琦”本人还没有“编好”。

其他人不想给利琦添麻烦,所以丹尼斯就暂时归为失踪,但警署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就不能确定了。

镇上的人对于外乡人的死似乎司空见惯,甚至给找上镇子来调查人去向的那些外乡人还特意编好了“结局”,让一切都显得十分正常。

叶与知坐在广场上,炽热的夏日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他却感受不到暖意,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冷。

他想,很有可能镇上的所有本地人都参与了其中。

叶与知从包里找出了阿芙拉的路线图。

现在他可以确定,这应该就是阿芙拉本人在多维尔的几天的行动路线,通过那个图书馆的青年所说推算,整堆文件的第一页,“D”字母很有可能就与丹尼斯有关。

阿芙拉的调查任务可能就是由丹尼斯所发布的。

如果说丹尼斯的死是被阿芙拉牵扯进来,那阿芙拉又到底做了什么招来了这场杀身之祸?

青年说,“阿芙拉不怀好意”,“丹尼斯非要掺和进来”……

叶与知看着手里的路线图,又将笔记翻道了阿芙拉的个人信息那页。

阿芙拉,以各类花边杂文小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常常会给各家报社投稿赚取稿费。是跟一个来多维尔取景的剧组一起过来的,与之同行且关系紧密的是剧组内一个龙套演员,也就是丹尼斯。

她到达多维尔后,先在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便以“了解多维尔”的名义去了报社。但根据报社的主编说,阿芙拉似乎是从一开始就抱有什么目的而来,她只是在通过“取材”这种说法对多维尔进行调查。

这一点跟她后期的行动路线不谋而合,叶与知不认为“为多维尔镇撰稿取材”会需要去警署。

也就是说,这个阿芙拉应当知道这座小镇的问题。

但是……

叶与知翻到路线图的最后一页,阿芙拉是在从海滩附近回来的路上死亡的。并且在利琦还留下了一句“他们都看见了”这样的话。

外乡人在多维尔死亡这种事在目前经历来看,似乎无法对多维尔本地人产生什么冲击,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利琦没必要留下这样一段话。那么这个“他们”,是指谁?

当时现场还有旁观者吗?

阿芙拉又是怎么“死无全尸”,需要利琦想办法才能拿出“尸体”?

利琦当时在做什么?

这个镇子到底隐瞒着什么秘密?

叶与知看着手里的东西,呼出一口气。

如果一切是最坏的那种可能,他……该怎么做?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