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一项关于“法则符文与能量场共振增效”的联合研究。天元修士们贡献了一种古老的基础聚灵阵图,希望能借助协同体的算力进行优化。然而,协同体方面在解析阵图后,要求天元修士提供更深层次的、关于“阵眼与修士心神连接”的核心法门,认为这是优化算法不可或缺的参数。
这在阵法师们看来,无异于索要不传之秘,触及了道统的根本,自然严词拒绝。而协同体则认为对方“缺乏合作诚意”,“用低价值信息浪费研究资源”。类似的摩擦,在涉及核心技术的联合研究中屡见不鲜。机械文明追求数据的绝对透明与可复制性,而有机文明,尤其是像修真文明、圣光文明等,许多核心知识依赖于感悟、传承乃至信仰,难以量化,更忌讳完全公开。
彼此间的猜忌由此产生。有机文明担心核心技术泄露,导致自身优势丧失;机械文明则怀疑对方藏私,合作效率大打折扣。技术共享的美好愿景,在现实的知识产权(或类似概念)壁垒面前,步履维艰。
**异议之三:理念冲突与“文化侵蚀”的担忧。**
在混元山的“问道苑”一场公开辩论结束后,几位圣光文明的低阶牧师忧心忡忡地聚在一起。
“那位精灵讲师竟然说,‘自然之道,并无绝对善恶,存在即是合理’?这与吾等圣光教义中‘净化邪恶、彰显至善’的宗旨完全相悖!”一位年轻牧师低声说道,脸上带着困惑与不安。
“还有那些智械单位提出的问题,简直……简直是在质疑信仰本身!他们问‘圣光之源的能量转化效率如何量化?’‘祈祷行为与圣光回馈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有数据支持?’这让我们如何回答?”另一位牧师抱怨道。
类似的担忧并非孤例。在盟约内部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碰撞在所难免。一些保守派成员开始担忧,这种无限制的交流,会导致自身文明的传统理念受到冲击,年轻一代的信仰或文化认同感变得模糊,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侵蚀”。圣光文明内部已有声音,要求对接触其他文明理念的教徒进行“引导”;天元大陆一些守旧宗门,也严令禁止弟子深入参与“智慧熔炉”中那些“离经叛道”的讨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异议之四:对议长权力与新生神界地位的微妙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