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巴攻坚 房建亦始

专家们来到现场后,立刻投入工作,他们穿着专业的工作服,拿着勘探工具,在场地里仔细地查看,时而蹲下身子用小锤子敲敲岩石,时而又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经过一番深入考察和对勘探数据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他们与我们在会议室展开了讨论。

地质专家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桌上的地质剖面图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地质条件下,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我们建议针对不同地质区域,采用差异化的桩型和施工方法。”说着,他用手指在图上不同区域点了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桩基础施工专家刘工接着说道:“对于矿岩集中区域,使用高强度的钢桩,并采用爆破辅助钻孔的创新方式;对于页岩较厚区域,则对桩的设计进行优化,增加桩的摩擦力,以此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刘工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不同桩型的样子。

确定施工工艺后,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弥漫四周。工人们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施工工艺,部分工人对操作流程还不太熟悉。

我看到一群工人围在一台新设备旁,面露难色。我走上前去,拍了拍其中一个工人的肩膀,说道:“别着急,专家和技术骨干马上就来给大家培训。这是新的施工工艺,掌握好了,咱们的工作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不一会儿,专家和技术骨干们就来到了现场,他们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如何操作设备,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来,你看这里,这个按钮控制钻头的力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要灵活调整。”技术骨干小李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说道。

在施工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犹如隐藏在暗处的陷阱,不断给我们的前行之路带来阻碍。有一次,一台关键的挖掘设备在作业时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异响,随后便停止了运转。而此时,正值矿岩挖掘的关键阶段,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现场施工负责人一路小跑着向我赶来,脸上满是焦急,大声喊道:“共经理,设备坏了,维修人员正在全力抢修,但估计得耽误几个小时。这可怎么办?”

我火速赶到现场,看着停滞的设备和焦急的工人们,当机立断地挥了挥手,说道:“立刻调配其他备用设备顶上,不能因为这一台设备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维修人员加快抢修速度,同时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潜在问题,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随着施工的稳步推进,我们又遭遇了天气这个“拦路虎”。渝巴进入雨季,连绵不绝的降雨如注,使得施工现场瞬间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