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经验包与使团规格

“田家宰客气了,丹奉王命,随行使团,一路还需家宰多多照应。”燕丹回以标准的客套话。

双方寒暄几句,便准备启程。

燕丹骑在马上,看着田胜在那里指挥若定,将相府的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代表秦王身份的仪仗却相对简朴,心中那种不对劲的感觉越发明显。

“这外交出使,看来也是个技术活啊。”燕丹一边随着队伍前行,一边暗自思忖,“使者的人选、规格、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脸面和意图。如今这情形,分明是吕不韦的个人色彩远远盖过了国家意志。”

他回想起战国时代的外交状况,虽然已有“行人”、“使者”等职,但确实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专业的外交官僚体系。

很多时候,外交任务都是由国君临时指派重臣或近臣担任,其个人身份和背后代表的势力,往往比其官方职务更受关注。

“这样不行。”燕丹微微摇头,“秦国要想真正走向强大,不仅需要军事和农业,也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包括外交。看来,这趟稷下之行回来后,得找机会跟小政儿提一提,看看能不能建议他,逐步设立专门的‘礼官’或者‘典客’之类的官职,负责一切对外交涉、朝聘、盟会事宜,让外交活动规范化、制度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夹杂着太多的权臣私意。”

将这个想法暗暗记在心里,燕丹不再纠结于眼前的使团规格问题。

他调整了一下心态,开始期待起这次的稷下之行。

那可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啊!

不知道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人物?

是满口仁义的儒家子弟,还是精通诡辩的名家高手?

或者是崇尚兼爱的墨者?说不定还能拐……啊不,是邀请到几个对“格物致知”感兴趣的技术型人才呢!

想到这里,燕丹的心情又变得愉悦起来,他轻轻一夹马腹,跟上了前方的队伍。

车轮滚滚,马蹄哒哒,使团向着东方,那座象征着学术与思想的圣地——稷下学宫,缓缓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