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凤鸣朝宇

蔡琰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既然寻常使者难请,那我便亲自修书一封!”

她当即命人备好绢帛笔墨,沉吟片刻,挥毫而就。

信中,她并未过多提及高官厚禄,而是着重阐述了朝廷“匡扶汉室、再造太平”的宏愿,描述了目前正在推行的各项新政及其长远目标,坦诚了朝廷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她引用了庄子《秋水》中鹓鶵的典故,写道:

“……琰虽不德,然夙夜匪懈,欲为我大汉植一参天之梧桐,引四海之清泉,以待真正之凤凰。

闻先生有经天纬地之略,安邦定国之谋,乃当世之鹓鶵也。

琰与朝廷,虚位以待,望先生不弃,翩然北来,共商大计,同创盛世。

天下苍生之幸,汉室中兴之望,皆系于先生一念之间。”

这封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却又格局宏大、直指人心的亲笔信,被以最快的速度,由刘晔亲自挑选的心腹使者,秘密送往荆州襄阳。

信使出发后,朝廷上下依旧按部就班地推进着“固本”之策。

诸葛亮的作用日益凸显,他与徐庶配合默契,一个长于宏观战略与制度设计,一个精于具体政务与人员调配,使得尚书台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

陈宫负责的户曹与律法修订也进展顺利,毛玠在幽州不仅稳定了北疆,还按照蔡琰的指示,开始尝试通过边境贸易,接触并了解塞外那支擅长冶炼的“锻奴”部落。

然而,外部局势却不容乐观。

南方,江陵攻防战已持续数月,周瑜凭借水军优势,不断消耗着关羽的守城力量,江陵城岌岌可危。

刘备亲率援军被阻于公安,难以突破周瑜的阻击。

战事陷入胶着,双方伤亡皆十分惨重。

更令人警惕的是,一直沉默的曹操,终于露出了獠牙。

他没有选择北上攻击朝廷防线,也没有立刻西进搅动荆州战局,而是突然挥师东南,以夏侯渊为先锋,大举进攻孙权控制的庐江郡!

曹操此举,一石二鸟:

既趁孙权主力被周瑜带走,江东空虚之际攻城略地,夺取淮南战略要冲;

又像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周瑜和刘备宣告,他曹孟德依然是这场游戏中最不可忽视的玩家,随时可以改变战场态势。

天下这盘棋,因为曹操的落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孙权和周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是继续全力争夺江陵,还是回师救援庐江?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