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朝廷亦有‘忧’。
其一,内忧:
河北、并州新附,人心未完全归附,吕布狼子野心,蛰伏于侧;
新政初行,难免龃龉,需时间消化磨合。
其二,外患:
曹操虽败,然其人雄才大略,根基犹存,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据司隶、豫州、南阳,乃朝廷心腹之患;
孙权坐拥江东,周瑜善于用兵,其志非小,今西图江陵,若得手,则尽占长江之利,后患无穷;
刘备虽暂居荆州,然其人心向汉室,素有威望,若得贤才辅佐,亦不可小觑。”
他寥寥数语,便将朝廷的优势与隐患剖析得清晰透彻,与郭嘉生前以及蔡琰等人内部的判断高度吻合,甚至更为系统。
“那么,以先生之见,朝廷当如何破局?”
徐庶忍不住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诸葛亮羽扇轻摇(虽未持扇,但气度使然),从容道:
“亮以为,朝廷当行‘固本、缓图、待时’之策。”
“何为固本?”
蔡琰开口问道,目光专注。
“固本者,内政也。”
诸葛亮看向蔡琰,
“继续大力推行新政,劝课农桑,安抚流民,整顿吏治,广蓄钱粮。
尤其需加快对河北、幽州之整合,使其真正成为朝廷之血肉,而非累赘。
对内,严明法度,清除积弊,使上下同心。
此乃根基,根基不固,纵有良将锐卒,亦如沙上筑塔。”
“何为缓图?”
陈宫问道。
“缓图者,对外之战略也。”
诸葛亮目光转向舆图,
“曹操,虎也,虽伤犹猛,不可轻撄其锋。
当令张飞、臧霸等将严守边境,深沟高垒,以静制动。
吕布,豺也,贪婪无义,然其勇悍,急切难图,可继续以高官厚禄羁縻之,同时密令张辽、徐晃于河北,毛玠于幽州,对其形成战略包围与威慑,使其不敢妄动,亦无力与曹操深入勾结。
小主,
对南方孙刘之争,朝廷当坐观其变,必要时,甚至可以少量资源,‘资助’处于弱势一方,令其争斗持久,彼此消耗。”
“待时?又待何时?”
刘晔捻须问道。
诸葛亮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洞察的笑意:
“待天时、待敌之变。
待我朝廷内政稳固,粮草充足,兵甲犀利;
待曹操内部生乱,或与孙权、刘备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