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星河纪元’的二期宣传。”陈默对负责此事的项目经理下达指令,“规模搞大,邀请一些二三线的媒体和网络红人,制造声势。同时,接触几家有国资背景的建筑和材料供应商,用远超市场价的价格签订一些无关紧要的附属工程合同,或者大批量采购建材。让钱,通过这些‘白道’的公司,再流转回来。”
这是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将资金注入到实体项目(哪怕是幌子)中,通过与“干净”的国企或大型民企发生业务往来,借助对方清白的背景,为自己的资金镀上一层保护色。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成本,但换来的,是资金溯源难度的指数级增加。
整个洗钱过程,如同一场宏大而精细的沙盘推演,涉及到了离岸金融、国际贸易、实体投资、媒体操纵等多个领域。陈建国负责宏观调度和现实世界的合同壁垒;陈雪和陈浩负责虚拟世界的痕迹伪造和路径隐匿;陈默则统筹全局,把握节奏,并在关键时刻利用前世记忆,规避一些可能存在的监管雷区。
压力巨大。每一天,都有海量的资金流出流入,无数的合同需要签署,无数的环节需要衔接。陈建国鬓角的白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陈雪和陈浩几乎坐在了电脑前,靠着浓咖啡和营养剂维持精力。
期间,并非一帆风顺。
一次,一家位于欧洲的中间银行对一笔三亿美元的“矿石货款”提出了质疑,要求提供详细的矿产来源证明和品质报告。陈雪当机立断,启动备用方案,将该笔资金原路退回,并迅速切断了与那家银行的所有关联,牺牲了部分洗钱效率,保全了整体安全。
还有一次,国内某监管机构似乎注意到了“星河纪元”项目异常的资金流入,派出了初步的问询小组。陈建国亲自出面,凭借着准备好的、完美无瑕的“投资协议”和“项目规划”,以及暗中通过特殊渠道递上去的“诚意”,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审查。
每一次风波,都让陈家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也让他们洗钱的手段变得更加老练和隐蔽。
小主,
就在洗钱行动进行到最白热化的阶段,陈锋带来了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