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旧地重游观盛景 新敌突现起新忧

话说,杨易安一行两艘福船载满咸鱼往内陆驶去,船帆扯得满满当当,劈波斩浪闯过几处水湾。航程里的惊涛、渔火诸般细节,此处先按下不表。且说船队抵了福州,众人泊岸登岸,换了乌篷小船沿曲河溯流而上,船桨拨得水花四溅,行了数日,总算到了大王山路下。

“苏小姐一路舟车劳顿,面容都见憔悴了,要不先到我那醉香楼歇半日,喝口热茶再赶路?”杨易安见苏小妹一路攥着衣角沉默,泪珠时不时滚下来,便开口提议。

苏氏家将们早累得脚底板发飘,闻言纷纷点头附和:“杨公子说得是!咱们这帮人风尘仆仆,也得寻个地儿喘口气。”

苏小妹心里归心似箭,可瞅着家将们个个灰头土脸,只好咬咬牙点头:“那便叨扰杨公子了。”

刚往山脚下走了两步,杨易安眼尖瞅见周遭多了好些铺子:米铺的谷袋堆得像小山,猪肉档的铁钩挂着油亮的五花肉,布坊的花布在风里飘得晃眼,陶瓷店的瓦罐摆了满门槛,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杨公子!您瞧这大王山脚下,如今竟热闹得跟市集似的!这都是您当初灭了山匪、水匪的功劳啊!”家将佳叔提剑一指街上的人流,满脸感叹,“您这才是‘打蛇打七寸——找对路’,把祸害除了,生意才敢往这儿凑!”

杨易安笑着摆手,眼瞅着前头醉香楼的旗子露了头,心情也松快起来:“这太平日子是各位义士拿命拼出来的,我不过是搭了把手、出了个馊主意,哪敢居功?”心里却悄悄打鼓:江大双、江小双这对姐妹花,不知把醉香楼打理得怎么样了?别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没了往日的滋味吧?

再走近些,醉香楼前早已车水马龙,往来食客络绎不绝。杏黄旗在风里猎猎翻飞,门前一对朱红大灯笼悬得老高,映得门楣上“醉香楼”三个金字亮堂堂的,透着股喜庆劲儿。

未进店,店内食客谈论嘈杂声,后厨炒菜“沙沙”声,水车“吱嘎”转动声已经传达。

一脚踏进店,桃花酿的清甜酒香、红烧肉的油润酱香、青菜的鲜爽清香,就跟长了腿似的往鼻尖钻,勾得人喉头直动。绕到后巷一看,那架丈高的水车正慢悠悠转着,水流“哗啦啦”顺着竹筒分作两股:一股直冲后厨,带动石磨“咕噜咕噜”碾米,又推着风箱“呼嗒呼嗒”鼓风;另一股绕着天井淌,水面浮着粉白睡莲,金红锦鲤“修游”穿来穿去,尾巴扫得水花轻溅。水流声、风箱声、食客的谈笑声缠在一块儿,活脱脱一幅热闹的市井图。

“叮铃”一声脆响,江小双手中的碟掉在了地,她双眼泛红,看着进店的杨易安,嘴角颤抖地抽搐:“师傅!你终于回来了……”

“辛苦你们了!平安师傅归来了!”杨易安走过去摸摸江小丫头的秀发,怜悯道。

“师傅!可想死我们了。”江大双听见动静,扔下手中锅铲冲了出来,扑进杨易安怀里哇哇大哭。

穿堂风微微掠过,吹起江氏姐妹头发飘扫杨易安鼻子。江氏姐的热泪却湿了他胸前衣襟。

“两傻丫头有没有偷懒呀?炒菜功夫练习得怎样?去弄几味来让师傅尝尝,看看你们厨艺有没有精进。”杨易安拍拍他们两人的背,调笑道。

两丫头依依依不舍地走向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