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盘点势力、稳扎稳打
邵武城头的烽烟,隔着千山万水,似乎也能嗅到那浓烈的血腥与焦灼。
浦城行辕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郑遵谦和王祁等带兵进入仙霞道。开始由南到北步步为营的攻击前进。
赵高翔给对方的策略是:步步为营、反客为主。即便是攻击不克,也做好防守,也要敌人不能不能进来!有南到北不能打通。那就由北到南对方也不能进来!
郑遵谦胆大勇武、王祁义军都是福建本地人,地形熟悉,爬高上低,加上王祁性格沉稳。可以做到步步为营。赵高翔又给对方10门大炮。这样的配置赵高翔还是很放心的。
谈论到邵武的态势。李猛双目赤红,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声如洪钟:“侯爷!让末将领兵去邵武!跟图赖那老小子拼了!岂能坐视孙将军他们血战!”
张鼐虽未言语,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如狼般凶狠的眼神,已表明了他的态度。帐中诸将,大多群情汹涌,请战之声不绝。
唯有赵高翔,静坐于主位之上,宛如风暴眼中那片诡异的宁静。他指尖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案几木纹上摩挲,目光却已越过喧嚣的众将,投向了悬挂于壁的巨幅闽浙赣舆图。那上面,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皆是他掌中的棋子。
“救,自然要救。”待帐内声浪稍歇,赵高翔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非以卵击石,飞蛾扑火。”他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舆图前,拿起那支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朱笔。
铁邵武,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张应祥水师运用得当,孙兆奎老练沉稳。依靠天险,手里还有1万多士兵、还有更多的百姓参与防守。赵高翔知道邵武短时间内不会被攻破。博洛那小子就是想要围点打援。
游牧民族狩猎的老本领了!蒙古人叫做曼古歹,只是诱饵不同,大家都学会了。满清通用叫法是围点打援!
朱笔的轨迹,并未如众将所期那般直指西方的邵武,而是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自浦城向东北方延伸,越过标注着“政和”、“周宁”的山地,最终与沿海的“福宁”连成一片。
“博洛集重兵于西线,其意昭然,便是要在邵武城下,与我主力决战,发挥其骑兵野战之长。”赵高翔的声音在帐内回荡,清晰而冷静,“我军之长何在?在山地,在水道,在依托武夷山脉建立的这片根基!”
他的朱笔重重落在“政和”之上。
“邵武激战正酣,博洛东线必然空虚。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当以东进为首要,打通浦城至政和、周宁一线,与福宁的黄蜚、王柱老将军连成一片!”
他环视众将,目光锐利如刀:
“诸位可知,此举战略意义何在?”
他不等回答,便自问自答,语气中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洞见:
“其一,地理连片,势成犄角。一旦打通,我闽北根据地(南平、邵武、浦城)便与浙南沿海(福宁、温州部分)血肉相连。自此,我军背靠武夷山天险,左翼是连绵浙南丘陵,右翼有信江、抚河等水系及强大水师屏护,控制广信、鹰潭、抚州等江西枢纽。进,可水陆并进,威胁浙商,威逼福州;退,有群山万壑、江河纵横为屏障,纵深千里,博洛纵有十万铁骑,亦难施展!邵武即便一时承受压力,但只要我这根本之地盘活,它便是一颗钉死博洛侧翼的钉子,让他如鲠在喉!”
“其二,资源整合,潜力倍增。浙南沿海,鱼盐之利,舟船之便,可补我闽北山区物产之不足。黄蜚、王柱麾下两万水陆劲旅,皆是百战之师,更能与我部形成合力。届时,我军控扼闽浙赣三省交界要冲,人力、物力、财力汇聚,抗清根基将前所未有的稳固!”
“其三,破局之钥,掌握主动。博洛欲在西线与我决战,我偏不遂他意!东进打通联络,是跳出他的棋盘,另开一局。此举能将战火引向清军相对薄弱的东部,迫其分兵,从而有效缓解邵武乃至江西方向的压力。此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之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