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金翠匠心·静待凤仪

九条五爪金龙,九只展翅金凤,全部是手工錾刻出鳞甲羽纹,再一点点焊接成型。龙须飞扬,凤尾逶迤,姿态各异,或昂首向天,或回首顾盼,无一雷同,活灵活现。

最难的莫过于这龙须和凤尾末端,” 他拿起一个高倍放大镜递给汪言,指着冠体上那些细密得如同发丝编织、却又充满力与美的纹路,“用的是近乎失传的‘游丝毛雕’绝技,金丝细若毫发,柔韧异常,全凭手上几十年练就的功夫和眼力,心手合一,稍有一丝颤抖或分神,便是前功尽弃,整条龙须凤尾皆废。”

他示意汪言看冠体上那些细如发丝的卷草纹、如意云纹以及底部的“海水江崖”纹饰:“您看这些底纹,全是手工一点点掐丝、填丝、焊接出来的,一丝不苟。光是这冠体框架,三个老师傅带着徒弟,日夜轮替,耗了整整四个月心血。”

汪言接过高倍放大镜,凑近了细看。在放大镜下,那些细密繁复的金丝纹路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道转折流畅自然,每一处焊接点完美无瑕,光滑如镜,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非机器所能及的工艺精度和登峰造极的艺术美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出,当这顶凝聚着无上匠心与时光的凤冠最终完成,点缀上莹润的东珠、璀璨的宝石,戴在刘艺菲如瀑的黑发之上,衬着她那张纯净绝伦的面容时,会是何等惊心动魄、倾国倾城的华美景象。那画面,足以让任何盛典黯然失色。

“点翠呢?”汪言放下放大镜,目光深沉地落在那闪烁着神秘、深邃而灵动蓝绿色泽的羽毛上,这才是赋予凤冠灵魂的关键,“如今,还能找到……合适的翠羽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周允生大师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饱经风霜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他拿起一片备用的、闪烁着炫目蓝绿色泽的翠羽,小心翼翼地托在掌心,对着光线:“真正的顶级点翠,用的是活翠鸟脖颈下方那一小片最鲜亮、最柔软、色泽最饱和的羽毛。

那色泽,是活的,有灵魂的,随着光线流转,蓝中透绿,绿中泛蓝,如同晴空映碧海,是任何化学染料都无法模拟其万一的瑰丽。

但如今,” 他语气沉重,“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们‘宝华轩’用的,是早年祖师爷传下来的、清末民初时期存下的老翠羽,还有一些是早年与东南亚那边老关系户还能寻到的、极其稀少的自然脱落的翠羽。

数量极其有限,品相更是参差不齐,一片难求。” 他指着冠体上已经贴好的部分,那蓝绿色泽如同有生命般流淌,

“您看,这深浅的自然过渡,这如同波光般灵动的光泽,都是靠老师傅一辈子的经验和眼力,从成千上万片羽毛中,一点点筛选、比对、裁剪、拼贴出来的。

费时费力,耗神耗心,但为了那份‘活’的灵气,为了对得起祖宗的手艺,值得!”

他顿了顿,挺直了腰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带着一诺千金的份量:“汪生放心,给刘小姐做的这顶九龙九凤冠,我们‘宝华轩’倾尽了全力。

用的是压箱底最好的老料子,请的是手上功夫最稳、眼力最毒的老师傅亲自操刀。九龙九凤,点翠面积之大、弧度之复杂、对色彩过渡要求之高,都是登峰造极的难度。

但老朽敢以‘宝华轩’百年信誉担保,做出来,绝对不比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顶‘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逊色!甚至……” 他眼中精光一闪,带着大师的傲气,“在某些细节的处理和灵动气韵上,更胜一筹!定要让刘小姐在最荣耀的时刻,戴上这顶配得上她无双气质的凤冠,惊艳寰宇!”

汪言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却眼神炯炯如少年、浑身散发着对极致工艺无限执着与骄傲的老匠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这敬意不仅是对技艺,更是对那份坚守与匠心。他郑重地点点头:“有劳周师傅和诸位师傅费心。工期方面,务必保证……”

“按计划,再有五个月,最迟六月底,九龙腾飞,九凤来仪,必定完工!”周允生大师斩钉截铁,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绝不会耽误刘小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