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王超谦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陆厂长初来乍到,生活上有什么不便,或者工作上需要了解什么情况,随时可以找我,或者找厂办的同志。”
“好的,谢谢王厂长关心。”陆飞点点头,“我会尽快熟悉情况,投入工作。”
将陆飞安置进他那间新收拾出来的副厂长办公室后,王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他关上门,眉头微蹙。这个陆飞,举止沉稳,言语谨慎,显然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干部。他是新县长常凌云的人,还是新街道办主任陈丽花安排的?抑或是地区新班子平衡之下的产物?其来意是协助,是监督,还是……取而代之的前奏?
王超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忙碌的厂区。他知道,赵科长提醒的“等待时机”已经过去,新的博弈已经开始。这位新来的副手,就是这盘新棋局上,落在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一颗棋子。
他必须更加小心,既要团结这位新同事,维持厂子的稳定和发展,也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和话语权。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像过去大半个月那样风平浪静了。
几天后,陆飞便开始正式介入管理工作。他主动提出分管后勤和账目审核,理由是“减轻王厂长的负担,同时也能更快地熟悉全厂运作”。这个要求合情合理,王超无法拒绝,便让会计和后勤主任配合陆飞工作。
陆飞查账查得很细,每一笔原料采购,每一张单据,都要反复核对。后勤方面的物资领用,他也要求建立更严格的登记制度。
一时间,厂里原本一些习以为常的、略带灵活性的做法,开始受到约束。气氛无形中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厂长,这位陆副厂长,管得也太细了吧?”一次私下里,张保国忍不住向王超抱怨,“领个螺丝都要批条,太耽误工夫了。”
王超看了张保国一眼,语气平静:“陆副厂长要求严格按制度办事,是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技术车间更要带头遵守。”
他必须稳住下面人的情绪,不能让人看出他和陆飞之间有罅隙。但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陆飞的这些举动,恐怕不仅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