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军统的人。”李大山检查了俘虏的装备,“他们怎么会知道这条密道?”
谢文渊面色阴沉。知道这条密道的人屈指可数,内奸的地位恐怕不低。
他们改变路线,绕道另一条更加难走的小路。当终于到达秘密山洞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这里应该安全了。”谢文渊检查着山洞的防御工事,“大山,你带几个人留守。我去查内奸的事。”
回到司令部,谢文渊立即展开调查。知道转移路线的一共只有七个人,都是根据地的高级干部。
“会不会是赵永明的人跟踪了我们?”有人提出。
“不可能。”谢文渊摇头,“我特意检查过,没有人跟踪。”
调查陷入僵局。就在这时,通讯科送来一份刚破译的电文。电文是军统发给第二战区的一个潜伏特务的,内容是要求尽快搞到小林的审讯记录。
“这个特务的代号是‘夜莺’。”通讯科长说,“从电文内容看,地位不低。”
谢文渊仔细研究着电文,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电文中提到了一个地名——“老君庙”。这是昨天开会时,他随口提到的一个备用转移地点。
知道这个地点的,只有参加会议的五个人。
内奸就在这五个人之中!
这个发现让谢文渊不寒而栗。这五个人都是根据地的核心领导,如果其中真有内奸...
他决定设一个局。
第二天,谢文渊故意在会议上透露,小林已经苏醒,并交代了大量日军机密,包括日军在华北的整个特务网络。
“太好了!”后勤部长老王兴奋地说,“这下可给鬼子来个一网打尽!”
其他人都很振奋,只有政治部主任周明反应有些奇怪:“这些情报...可靠吗?”
“绝对可靠。”谢文渊盯着他的眼睛,“小林还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日军在第二战区安插了一个高级特务,代号‘夜莺’。”
周明的脸色微微发白,但很快恢复常态:“这个情报太重要了,必须立即上报总部。”
会后,谢文渊安排人手对五个嫌疑人进行秘密监视。果然,当晚就有人悄悄溜出驻地,在预定地点留下了情报。
让人震惊的是,这个人竟然是周明!
“为什么?”在审讯室里,谢文渊痛心地看着这个共事多年的老战友。
周明惨笑:“我儿子在重庆读书,被军统控制了。他们说,如果我不合作,就...”
“你糊涂!”首长怒道,“鬼子的威胁能信吗?”
“我没有选择...”周明低下头,“他们说只要这次任务完成,就放了我儿子...”
谢文渊心中五味杂陈。战争让太多人身不由己,但这不是背叛的理由。
周明被隔离审查。但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
赵永明再次造访,这次他带来了第二战区的正式公文:要求将小林“移交”给战区司令部。
“这是上峰的命令,”赵永明义正词严,“小林先生掌握的情报对整个抗战大局至关重要,必须由专业部门进行审讯。”
“小林是我们的同志,不是俘虏。”谢文渊冷冷道,“他正在养伤,不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