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司的架构很快搭了起来,是高起潜熬夜画了三版图纸定下来的金字塔式:
最顶层是他这个民事司总领,总领下面设四个局,各有各的用处——
保障局管赈灾救济,民生局管水利农耕,育生局管孤儿寡母,学教局管扫盲办学;
每个局底下又细分出具体的堂,像养育堂专管孤儿衣食起居,养老堂收置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义骨堂专门派人去荒野收埋尸骨;
水利方面更细致,增雨堂管人工增雨,蓄水堂盯蓄塘修缮,引渠堂负责挖渠引水,甚至还特意预留了几个临时堂的空位,万一遇上蝗灾、雪灾这类急事,随时能抽调人手应急。
架构定了,高起潜立刻拿着名册扎进人堆,照着各局各堂的职责,把招来的太监宫女一一划分到位:
心细的去养育堂管孩子穿衣吃饭,胆子大的派去义骨堂处理尸骨,懂些算术的调去蓄水堂盯工程账本,连谁负责登记流民、谁跟着文书学写报告,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没半分混乱。
这边刚把人分完,他又一头扎进书房,熬到半夜,忙着编写各岗位的事务教材——
给义骨堂的写如何辨认尸骨、如何安全掩埋,给养育堂的写怎么照看生病的孩子、怎么教孩子识字;
一边准备这些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一边还没忘了组织大家参加常规培训,也就是算术、识字这些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
忙到间隙,他还总惦记着第二届电报班开课的日子,盼着能早点给各堂配齐懂电报的人手,到时候各地的灾情、工程进度,一个电报就能传回来,消息互通也能快上许多。
乾德皇帝早就在御书房给高起潜放了话,语气里满是放权的痛快:
“银钱管够,你要多少就递多少条子;
人你自己培训,怎么教随你定;
事你自主去做,不用事事来报备,最后朕只看成效——
能不能让百姓少些疾苦,能不能让荒坟少些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