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握好分寸。
既要显示出自己敢于担当、认真履职的一面,又要避免过早地与刘航发生正面冲突。
陈匣沉吟了片刻,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刘航,语气诚恳:
“刘书记,您提醒得很及时。关心弱势群体,改进工作作风,确实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既然您让我关注,那我一定认真去了解情况。”
他顿了顿,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且留有充分余地的方案:
“您看这样行不行?我先以调研的名义,去残联实地看一看,听一听残疾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的真实反映。摸清楚具体情况后,再向您汇报,我们一起研究如何帮助他们改进工作。”
这个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别。
首先,他完全接受了任务,态度积极。
其次,他提出的方式是“调研”,而非“检查”或“整顿”,姿态温和,避免打草惊蛇或引发抵触。
第三,他强调“摸清楚具体情况”,表明自己不会偏听偏信,会实事求是。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明确表示调研后要“向您汇报,我们一起研究”,这既体现了对刘航一把手地位的尊重,也将最终的处理权交还给了刘航,表明自己无意单方面采取激烈行动。
这个方案,既展现了主动性,又保持了克制;既履行了职责,又维护了团结。
刘航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赏。
这个陈匣,果然不简单。
反应迅速,思路清晰,分寸感拿捏得极好。
他这一手“调研”加“汇报”,看似被动,实则主动。
调研的过程,就是他深入了解情况、收集证据、甚至建立自己影响力的过程。
而“一起研究”,则巧妙地将皮球又踢回了一半给自己,到时候怎么处理,自己也要承担责任。
“好!就按陈书记说的办!”
刘航爽快地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嘛!由你去深入了解情况,我最放心不过了!”
“那就辛苦陈书记了!”
“刘书记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分内的工作。”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融洽。
但在这融洽的表象之下,一场无声的博弈,已经悄然开始。
陈匣知道,残联这趟水,他必须去蹚了。
而且,要蹚得漂亮。
既要发现问题,又要妥善处理。
这对他而言,是来到临川后的第一次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