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啊,你们咋子过来了?坐这聊聊啊。”
一个眼尖的大婶看到了苏父一行人,麻利地就招呼人来她边上坐。
苏父正想跟众村民介绍徐培荣的身份,就被徐培荣抬手阻止了。
“大婶,你说这水井,到底怎么样啊?”
被徐培荣叫住的大婶,其实就是苏家邻居徐传兴的娘,徐大婶。
徐大婶上下打量了一下问她话的人,对方穿着讲究仔细,一看就不是他们这样的农户人家。
她也没想过要藏着掖着,倒豆子一样地将自己心里的想法都给说了个遍。
“这位老爷,您怕是不知道,这没水井之前啊,我们都是吃树皮、树根,日子也没什么盼头。”
“这有了水井之后,虽然我们短时间内还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但种了粮食,种了蔬菜,就有盼头了啊。”
“老婆子我相信,我们杏花村这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徐大婶的这番话,可谓是说到在场所有杏花村村民的心坎里去了。
徐培荣也是没想到,自己就是突发奇想来杏花村走走看看,结果还能像现在这样深入考察民情民意。
作为宁远县的父母官,这不是徐培荣第一次到田间地头跟百姓闲聊,但这是第一次有这么深的感触。
以前的那些村子的村民,无一不是抱怨村里的事情,而杏花村呢,都是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也不怪乎现在别的人说起杏花村就是羡慕。
就在众人聊得十分火热之际,李师爷和苏幽带着村民们都赶了过来。
其他跟徐培荣聊得很好的村民们,也是这会儿才知道,这个跟他们亲近聊天的人,竟然是他们宁远县的父母官。
“无需多礼,也不用害怕,本官就是想深入了解一下你们现在的生活和想法。”
徐培荣摆了摆手,又叫来了李师爷。
“李师爷,种子收购的事情你跟苏三公子一起办,这收购价格,市场是什么价,县衙就按什么价。”
说完,他又看向苏茶和苏烟两个女娃,抬步走到她们的身边,也不去管身后那闹哄哄的场面,直接问出了自己心里的问题。
“苏五姑娘,昨天听李师爷说,那个什么果脯,是你亲手做的?不知这个,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