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事情处理完后,皇上问他:“这件事情明明你的处理意见更好,为什么最后还是按我的意见去做了?”
宁佑北没有包袱地回答:
“万事没有完美之说。
这天下是皇兄的,你又不是昏君,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而我也不是青天老爷,何必要和你一争长短?”
这话说得皇上大悦。
宁佑北说的也是实话。
在他心中,皇上不仅仅是兄长这么简单,如父如兄,比儿子宁庆裕在他心中的份量还要重。因此只要皇上不是大错,他什么事情都可以顺着他。
正因为宁佑北一如以往的态度,皇上才没有和宁佑北生份。
……
朝廷这般布局,让大臣们有了不同的猜想。
镇国公隐隐猜到:皇上是想传位给楚王。
卫国公和护国公等人却以为皇上是担心皇子们能力不足,担心皇权旁落,才提前将楚王培养成下一任摄政王。
这一天朝会时,又有一位大臣站出来道:
“如今皇子们已年长,还请陛下早立太子,这是国之根本。”
这位大臣的话说完后,马上就有一帮人附和。
皇上问道:“那依卿看,朕立谁为太子的好?”
这还是皇上第一次问这话,以前有大臣请立太子时皇上要么不予理睬、要么转换话题。
见皇上垂问,这位大臣道:“大皇子既为长、又为嫡,自是应该立他为太子。”
皇上问护国公:“护国公,你的意见呢?”
护国公出列。
“立太子是大事,臣不敢擅言,但臣以为,陛下心中自有权衡,总要是能担负起大虞国国之重任之人。”
皇上并没有放过护国公,“那舅舅你认为如今有谁能担负起大虞国国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