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蕉林掘遗,飞剑流云
自仁宗决议速返长安,原本随行的要员便分成了两拨。少数知情者,如周元弼、殷泗等人都在近身十二卫、秦氏三兄妹和叶郎雪的护卫下一同返程。李度和槐荣则请命留下,两人互相唱戏,作为陛下仍在随行大军之中的人证。其他江湖高手则在封禅大典之后,连寿山也没去便各自返回宗门,除了离忘川。
苏幼情和陆秋月并没有立即返程,而是快马加鞭南下巴州,去了百鹤山剑池。
百鹤蕉林,巴山剑池。
这个早就淹没于历史洪流的巴州剑派,已经许多年没有人提起。直到此次封禅大典,横空出世的纪羽宗才叫世人记起,原来巴州群山之中还有这样一个剑技非凡的门派。
百鹤山上,蕉林占地广阔,远远看去,满山就像一片绿海。山风摇动,满山绿波如鳞。剑池一派修建的宗门映景而建,故而没有起高楼立显赫,房舍多以茅屋,瓦屋为主,背山而建,邻水而居,但屋舍构造,庭院布局,山石溪流无一不是精心设计,满山就如一座巨大的园林,方一步入便觉雅致幽静。正配的“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自凉。”所誉。
苏陆二人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将剑池所有屋舍里里外外全部仔仔细细探寻一遍,任她二人之心思如尘,可除了寻常宗门的记事手记和名册门规之外,并无半点有关薄云凉的线索,二人猜测或许是在薄云凉屠戮剑池之时甚至更早时候,便已抹去。
正在苏幼情心灰意冷,以为徒劳无功之时,第四日清晨,出门收集食水的陆秋月突然返回,面色中满是激动,“掌门,后山有动静。”
苏幼情快速奔出瓦舍,朝着陆秋月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后山蕉林之中正升起一团寥寥青烟。
两人轻身抵近,隔着层层蕉林小心查看,发现原来是有人在焚纸祭奠。目光所及的蕉林深处是一片陵墓,陵墓中立着数十块长满了青苔衰草的墓碑。虽然隔着十来丈远,又只看得见那祭奠之人的背影,却可以看清,祭奠之人是一位身形高挑、皓颈细腰、体态婀娜的女子。
那女子一身缟素白衣,全无饰品,就站在一座新起的坟墓前,全身最惹眼处却不是她绿色蕉林中雪白如鹤的身段,而是她的左手,只见露出的手腕和手掌上缠满了白色的纱布,约莫受过什么伤。那女子静立许久,含糊的声音依稀传来,似乎在自言自语说些什么。
离忘川有传音入秘的本领,探听本为所长,二人运功细听,听那女子慢慢念道:“……还有司神雨、周元弼、殷泗、崔冰,你放心,这些人我一定会让他们不得好死。我会去你说的那个地方去找那块玉,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我娘和李长陵。”
说完后,满身素衣的女子收起篮子,向山下走去,二人都是老江湖,又在原地等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也不见折返,苏陆二人才走出蕉林,来到方才的墓群前。只见方才女子祭奠的那座新坟上刻痕尤新:“亡夫纪羽宗之墓。”
“哼,原来他已有妻室。”陆秋月微微皱眉,问:“她说要找什么玉?”
“与我们无关的就不用瞎猜了,不过这倒点醒了我。秋月,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吕伯郇前辈的坟。”
“好。”
说罢,二人便分列左右,在连片的坟墓之中仔细搜寻起来,这次约莫只一盏茶的功夫,便已经有了收获,“掌门,在这儿。”
苏幼情急步过去,果然见拨开的藤蔓青苔之后有一块约四尺高的青石墓碑,墓碑上刻着:“剑池第九代掌门先师吕伯郇之墓”。立碑之人有两人,分别名为“纪杰宇”和“纪白眉”,时间为端熙十六年七月初九。二人相视一眼,微微躬身,苏幼情对着墓碑拱手道:“吕老前辈,为了查清扶幽宫贼人的功法秘密,解我中原武林苍生之祸,晚辈不得不启棺查验,若有冒犯之处,前辈泉下有知,祈请见谅。”
说着,便回前山取来铁锹两人挖了起来。待掘开墓冢,发现除了骸骨已朽,墓室也并不大,只有约莫三丈方圆,九尺来高,而且多有破败,地面积水盈池,异味难当。其中更无宝玉金珠之器,除了一方靠山石,便是一卷卷叠得人一般高的书简。
巴山剑池除了剑术绝艺,诗书经史虽不及天一剑窟,但也曾显于江湖,墓中陪葬书简也在情理之中。二人将竹简逐一展开,字字细览。其中大多为吕伯郇平生履历,巴山水土人情,和蕉林盛会等,也有部分为剑池之内的门派密辛,但都与薄云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