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军正面进攻受阻,于是不顾后勤的难度,强行突破进攻阿布维尔至亚眠一带的索姆河,十万普军带足了物资,突破后从东面和南面合围阿布维尔。
托马斯得知情况,在阿布维尔南面没有多余军队的情况下,一旦遭到合围,那么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托马斯并没有下令五万守军撤退,给指挥官下了命令,用军人意志为帝国赢得时间。
阿布维尔注定成为一个血流之地。
道奇没想到高卢军竟然不撤退,不过,他看出了高卢军的意图,守住阿布维尔和亚眠这两个交通要道,让普军无法大规模南下。
一是阻挡普军,一是赢得时间。
高卢军正在四处抽调援军。
想要打进巴黎,北部战线要突破索姆河、瓦兹河、马恩河,普军还有太多的地区要攻占,若是每一地均被高卢军拖延,普军的计划将大打折扣。
陛下支持他使用各种战术,甚至要求奥利国增派二十万军队,执行计划的军队从一百万增加到一百五十万,对他的要求很简单,一鼓作气拿下巴黎。
此时,高卢军在北线的军队大约有八十万人,其中新编的军队四十万人。
既然高卢军要牺牲阿布维尔守军,道奇就下手了。
除了防御的军队,道奇调集三个军十八万人从三面向阿布维尔发动了进攻。
经过一天的战斗二十四小时的战斗,阿布维尔被普军占领。
此战,普军阵亡三万人,受伤两万人,俘虏高卢军三万人,击毙两万人。
道奇用人命打出了又一个胜利。
没办法,火力双方差距不大,高卢军有海军支援,伤亡必然大。
攻占阿布维尔后,普军来不及休整,两个军直奔巴黎。
在兰斯,十万普军抵达兰斯,兰斯是平原,距离马恩河不远,是通往巴黎的重要枢纽。
普军指挥官按照道奇的计划,直接发动进攻。
兰斯高卢守军加强后,人数和战斗力和普军差不多,双方战斗打得很激烈。
普军因是轻装南下,进攻火力弱了很多,在进攻中伤亡比高卢军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