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师对罗马城展开半月形包围的时候,第六师和第十一师节节胜利,击溃了一波又一波企图反攻的南北罗马军。
他们的阵地上,丢下数万罗马士兵的尸体。
张子枫将指挥部搬到了罗马城南面的阵地,他要在敌方援军到来之前,将罗马城踩在脚下。
欧陆战区的夏军并未带来重炮师,但是,各团的155毫米重炮营,足够摧毁高大的罗马城墙。
下午两点,张子枫下令对罗马城墙进行炮击。
罗马城是罗马帝国辉煌的标志,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城的历代的统治者不断扩大和修补,保留了罗马帝国的很多建筑物。
克莱尔忍不住,下令重炮还击。
罗马国超过一百五十毫米以上的重炮,一半在罗马城西面炮兵阵地,一半在高卢国边境。
罗马国的存货不少,两百多门,加上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以下的重炮,罗马城防御部队有五百多门重火力炮。
这对夏军造成严重的威胁。
没办法,张子枫采取炮对炮,人对人的战术。
夏军炮兵有汽车,打完可以快速换位置,西城外的罗马炮兵阵地就没这么灵活,他们在怎么换,速度慢,位置能快速再观察到。
夏军炮兵轰塌几处缺口,步兵发射大量的烟幕弹,利用攀爬和蹬梯,抢占城墙。
战斗打得很残酷。
夏军攻城经验不多,但依靠战术武器的优势,在下午三点多,几处城墙制高点被夏军占领。
罗马炮兵反过来轰炸夏军士兵。
罗马士兵很英勇,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拼死抵抗。
城墙上的战斗很激烈,夏军不断沿着城墙清除罗马士兵,手榴弹和燃烧弹起了大作用。
罗马国并未重视夏军在南洋以少胜多、以武器碾压的战况,否则,他们不会连这样的武器也没全军装备。
还是那句话,只有吃过亏,才能长记性。
看看高卢国、鹰国、普国,这样的武器虽效果和威力不如夏军,但装备率相当高了。
城墙上的罗马军遭到压制,无法居高临下支援城内的巷战,让夏军解套了。
打巷战,夏军是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