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回到王府,和母后报了平安,就来到书房。
“主人,欢迎回来。”
李哲对声音免疫,直接查看数据面板。
点数增加一千点。
退出系统。
李哲让传令兵立即将浦连山的战斗情况通知一团和二团,让他们做好抵抗高卢军进攻的准备。
王府的情报网还没触达印度支那,对高卢军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但下一次敌人会更多。
所以,战端开启,扩军是必然的。
不过,他愁。
军官不够,武器不足。
可不管怎样,士兵还是要先招募起来。
“来人,去将林府尹和叶会长叫来。”
廉州是府,但李哲在封地自己做主,改了部分官职名称,并取消跪拜制度,政府办公依旧在府衙。
林焕文和叶梓浚匆匆赶到王府。
战争期间,一切听指挥。
“王爷。”
两人见礼。
“林府尹,大舅你们坐。”
“是这样,战争已经开始,伤亡在所难免,焕文要制定好抚恤政策,另外兵务署那边张榜招兵,名额先定一万,我让政训处和军教处帮助你们。”
“臣明白。”林焕文点头回应。
“大舅,王府商会不缺钱,你提前预备一些备用金,尽量安排人购买粮食,我杀了曹坤的弟弟,恐怕他不会善罢甘休。”
叶家跟随李哲南下,李哲利用母后给的资本,在廉州发展桂王府商业,由叶梓浚管理,三年间经办了水泥厂、砖厂、酒厂、纺织厂、服装厂等等在内的资产,销往全国,短短三年营收利润超过三百万两。
桂王府不缺钱。
至于廉州府的税收,全部用在民生上。
“属下明白。”叶梓浚也是下属,公开场合,他一般不会以大舅自称。
“还有一点,各县要保证稳定,让当地的治安警察行动果断些,凡是想趁机作乱或浑水摸鱼的人,坚决拿下。”
“是。”林焕文刚才想提这个,王爷也想到了。
李哲见两人没其他事情,就让他们先回去办事。
李哲习惯了下属言听计从。
当初就藩,封地的官员都卷款跑路,是他请愿意为桂王府服务的读书人来工作,很多人初涉政务,包括李哲自己,不过,李哲有前世的认知经验,反而成了师傅,他带着像林焕文这种不得志的秀才一步步改进了廉州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