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宫的御书房内,李隆基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前堆满了关于边疆战事的军报和各地呈上来的密折。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思索。自朝堂上听取了陈武和赵云飞对边疆战事的见解后,他便一直在权衡利弊,反复斟酌着到底该如何安排将领,才能确保边疆战事取得胜利。
陈武,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丰富的作战经验是他最大的优势。他提出的稳扎稳打策略,先加固边境防线,再徐徐图之,无疑是在当前大唐国力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较为稳妥的选择。可李隆基也明白,一味防守虽能暂时稳住局势,但难以在短期内彻底击退敌军,恢复边境的长久安宁。
而赵云飞,年轻气盛,充满了冒险精神与创新思维。他那奇袭敌方粮草大营的大胆计划,一旦成功,确实能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打乱敌军部署,扭转战局。然而,奇袭计划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奇袭部队全军覆没,不仅无法达成目的,还会让敌军气焰更加嚣张。
李隆基在御书房内踱步良久,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两人的策略以及朝堂上大臣们的争论。他深知,这一任命关乎大唐的边疆安危,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经过无数次内心的挣扎与权衡,他终于下定决心。
“来人啊!” 李隆基高声喊道。
“陛下,奴才在。” 贴身太监立刻上前,恭敬地说道。
“传朕旨意,明日早朝,朕要宣布边疆将领任命之事。” 李隆基神色坚定地说道。
“遵旨!” 太监领命后,匆匆退下。
第二日清晨,大明宫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早早齐聚。众人心中都隐隐猜到,今日早朝,皇帝恐怕要对边疆战事做出重大决策。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李隆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整齐跪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