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选定了几位精明能干的使者,分别前往不同的势力处寻求援助。其中一位使者被派往北方的朔方节度使处。
使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一路上风餐露宿,终于赶到了朔方节度使的驻地。他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求见朔方节度使。
“大人,我乃奉当今圣上之命,特来向您求助。”使者见到朔方节度使,急忙表明来意,“如今大唐深陷危机,叛军肆虐,百姓流离失所,陛下恳请大人念及往日的君臣之情,速速出兵相助。”
朔方节度使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静静地听完使者的叙述,然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使者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容我考虑考虑。”
使者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大人,如今大唐危在旦夕,形势刻不容缓。陛下日夜忧心,盼望着大人能早日出兵,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
朔方节度使摆了摆手,说道:“我自然知道大唐的处境艰难,可出兵之事,关乎重大,我不能贸然决定。这样吧,你先回去,等我和幕僚们商议一番,再给你答复。”
使者无奈,只得先行退下。他在驻地等了整整两天,朔方节度使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使者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他多次求见朔方节度使,得到的都是“再等等”的回复。
与此同时,另一位使者来到了南方的岭南道。岭南道虽地处偏远,但经济富庶,财力雄厚。使者向岭南道的长官详细说明了大唐的困境,希望他们能提供物资和资金上的支持。
“大人,如今大唐遭遇此劫,百姓流离失所,急需各方的援助。还望大人能伸出援手,助大唐度过难关。”使者诚恳地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岭南道的长官皱了皱眉头,面露难色:“使者大人,不是我不愿帮忙,只是岭南道也有自己的难处。近年来,边疆地区时有动乱,我们也在加强防备,物资和资金都十分紧张。”
使者一听,心中凉了半截,但还是不死心地说道:“大人,还请您再考虑考虑。大唐若能度过此劫,定不会忘记您的恩情。如今大唐的命运悬于一线,还望大人能念及大唐的百姓,出手相助。”
“我会考虑的。”岭南道的长官说道,“不过,你也知道,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还得和其他官员商议商议。你先回去吧,有了结果,我会派人通知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