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内部动荡

在安禄山叛军如恶狼般紧紧围困京城,局势愈发岌岌可危之时,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的暗流,正在朝廷内部悄然涌动。这股暗流,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慢慢侵蚀着大唐本就摇摇欲坠的根基,它的名字,叫做 “投降”。

一些平日里看似忠诚的大臣,在叛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心中的信念瞬间崩塌。他们满心满眼都是对死亡的恐惧,对荣华富贵的贪婪渴望,让他们彻底丧失了作为臣子的底线与忠诚。在他们看来,京城被攻破似乎已成定局,为了给自己和家人谋取一条生路,他们竟背着李隆基,偷偷与安禄山取得了联系。

“安禄山承诺,只要咱们能劝皇上开城投降,不但能保咱们性命无忧,还会让咱们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说不定比在这摇摇欲坠的朝廷里还要风光。” 一位参与暗中联系的大臣,在一个隐秘的角落里,对着另一位同样心怀鬼胎的大臣低声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与贪婪,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安禄山阵营中飞黄腾达的景象。

“这…… 这可是叛国的大罪啊!一旦事情败露,咱们将万劫不复,日后又该如何面对天下人?” 另一位大臣虽然也被这诱人的条件所动摇,但心中尚存一丝犹豫与恐惧。他深知,背叛朝廷、背叛皇上,这是天理难容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必将遭受千古骂名。

“哼,都到这时候了,还管什么天下人?什么千古骂名?要是不投降,城破之日,咱们都得死,全家老小都得跟着遭殃!你难道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陪着你一起死吗?” 第一个大臣不耐烦地反驳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威逼利诱,试图说服对方。

在这一番威逼利诱之下,这位原本还有些犹豫的大臣,心中的天平也渐渐开始倾斜。他咬了咬牙,长叹一声,仿佛是在给自己最后的心理暗示:“罢了罢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这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开始在朝廷内部秘密活动起来。他们如同鬼魅一般,在阴暗的角落里穿梭,寻找着那些意志同样不坚定的大臣,试图将他们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他们用各种花言巧语,描绘着投降后的美好前景,又用京城即将被攻破的恐怖场景来吓唬那些还在犹豫的人。

“如今京城被围得水泄不通,粮草日益短缺,将士们士气低落,根本无力抵挡叛军的进攻。咱们要是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而投降了,不但能保住性命,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在各个隐秘的场合,不断重复着这些话语,蛊惑着更多的人。

随着他们的不断拉拢,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动摇,投降派的势力在朝廷内部逐渐壮大。他们甚至开始商讨起具体的投降计划,如何劝说李隆基开城投降,如何与安禄山里应外合,以确保自己在投降后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咱们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在朝堂上一起向皇上进谏,劝说他投降。最好能让那些平日里与皇上关系亲近的大臣也加入咱们,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 一个大臣低声谋划着。

“没错,而且咱们要提前与安禄山那边沟通好,确定好投降的细节,以免出现什么差错。” 另一个大臣附和道。

然而,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却逃不过一个人的眼睛,那就是心思细腻的杨玉环。她虽身处后宫,却时刻关注着朝廷内外的局势变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直觉和宫女太监们传来的各种消息,她渐渐察觉到了这股隐藏在朝廷内部的投降暗流。

杨玉环深知,这股暗流一旦无法控制,朝廷必将陷入内乱,京城的防线也将在瞬间崩塌。她心急如焚,深知此事刻不容缓,必须立刻告知李隆基,让他早做防范。

“不行,我得马上提醒陛下,不能让这些叛徒的阴谋得逞。” 杨玉环顾不上宫中的繁文缛节,立刻起身,匆匆前往李隆基的寝宫。

见到李隆基后,杨玉环顾不上喘口气,便将自己察觉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详细告诉了他。她的神情严肃而焦急,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陛下,臣妾听闻朝廷里有人暗中与安禄山勾结,企图劝说您开城投降。这些人实在是狼心狗肺,不顾国家大义,只想着自己的私利。陛下一定要小心防范啊,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李隆基听了杨玉环的话,犹如五雷轰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气得浑身发抖,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这群逆臣!朕对他们不薄,平日里给他们高官厚禄,信任有加,他们竟然在这关键时刻背叛朕,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以泄朕心头之恨!”

杨玉环看着盛怒之下的李隆基,赶忙轻声安慰道:“陛下,您先消消气。如今局势危急,咱们不能打草惊蛇。这些叛徒必定行事谨慎,暗中勾结,咱们若贸然行动,恐怕会让他们狗急跳墙,做出更过激的举动。陛下可以暗中派人调查,看看都有哪些人参与了此事,收集好证据,然后再一网打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