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出风声要盖粮仓的头一天,村里闲着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凑上来帮忙,被钱氏和韩老头谢绝了大部分。
当然了,钱氏也没让落选的人家说道,第二日特意多做了些豆腐,叫韩二郎给落选的人家,每家送去一块儿。
得到豆腐的人家,有不乐意白白占便宜的,掐了把蔬菜,拿了些豆子,给了老韩家。钱氏一一看在眼里。
至于说留下帮工的,自然吃到了韩璎亲自下厨做的丰盛大餐,待盖完粮仓那一日,还有人凑到韩老头跟前来,抹抹嘴,笑嘻嘻地问他,老韩家什么时候还能再有活儿,他帮工不要钱,每天供顿晚饭就成。
让韩老头挥挥手给撵走了。
“老韩家真是不一样了啊,瞧瞧这大粮仓,多气派,诶,他家才还完债多久?有半年吗?”
嗑着自己炒的葵花子的村民,这些日子很喜欢瞅老韩家的粮仓,尤其那一袋子一袋子的粮食堆在里面,看着尤其得不一般,虽然那些袋子里面装的是豆子,但豆子也是粮食啊!
“哪有啊?这还没过年呢,我记得是夏天那会儿还完的吧,有三四个月?”
“再咋说老韩家日子眼瞅着越过越好了,瞅瞅前些年,韩家老太太刚没,好不容易钱氏熬出头了,我都替她高兴,过了两天好日子,韩二郎就把老韩家败没了。那会儿我就寻思,钱氏的命可真苦啊!现在你们再瞅瞅,钱氏那哪里是命苦,人家这叫苦什么什么甘?”
“嗨,不会拽词你就别硬拽,那叫苦尽甘来,先苦后甜。”
“对对对,就这个,苦尽甘来,你瞅瞅现在,有几个老婆子不羡慕钱氏的?儿媳妇儿怀上了,甭管孙氏肚皮里揣的是什么,能怀上一个就能怀上第二个。再看看韩小娘子,那一手做吃食的好手艺,再加上一个会读书的女婿,往后啊,可瞧着吧,有福享的。”
“我说,你说她闺女做菜好吃那我承认,你要说她女婿读书好我可不认啊,我看那方二郎读书好,就是吹牛,他要真读书好,哪能好几年一次考试都考不过呢?”
“这可没处说去,我听说县里的老爷都夸方二郎的文章有水平。指不定方二郎就是差点运气,等他运到来了,没准就一飞冲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