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也炒好了,就等猪圈搭好之后开饭,韩璎搬了个板凳坐在人群附近,道:“这生豆芽啊,也有讲究,谁家的黄豆都能生芽,不过得讲究一下如何生,才能入口。”
众人被勾起了好奇心,纷纷催促韩璎快讲,韩璎也没推诿,细细地把生豆芽的步骤说了一遍。
有人当成个新奇事儿听,有人则嘴唇蠕动记在心里。
韩璎道:“婶子们,生豆芽也不难,我家的豆芽还是我二哥养的呢!”
“韩家二郎?”有人不信。
韩璎则顺势挽救了一波韩二郎的口碑。
这时,猪圈盖好了,韩老头张罗着收尾工作,钱氏张罗着摆饭。
看热闹的婶子们纷纷把自家孩子带回家,她们只是想凑个热闹罢了,倒是没想在这蹭饭。只有几个钱氏非留不可,帮了大忙的婶子被留了下来,凑成一桌。
韩老头亲自去村长家请村长,让刚刚从县城卖完豆腐的韩大郎去请村里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盖猪圈算是个大事了,为了表示尊重,请吃饭的时候,是一定要把村长请来的,除非只自家吃,不然请村里人吃饭,村长不来,这家可是很没面子的。
韩老头得了钱氏的交待,路上跟村长说了,道:“叔公,虽说我家从七里村抱了两头小猪仔,但是跟您定下那头我家还是要的。”
“不抱不要紧,侄孙家日子过得红火,叔公就放心了。”村长捋着胡子道。
“抱还是要抱的,我家目前养三头猪正好,过年宰一头自家吃,卖出去两头。”
“行,那就还给你留着。”
二人和和气气地往韩家走,到地方了,帮忙干活的小子们洗完了手脸,三桌子饭菜也都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