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那就多吃点

无名三国志 老小鬼 1664 字 2小时前

【豫州,许都】

皇帝刘协的皇后叫伏寿,是屯骑校尉伏完的女儿。

十四年前,曹操杀了董承和董贵人,当时伏寿曾经写过一封信给父亲伏完,信里痛斥曹操残暴,希望父亲能除掉曹操。

而这个时候,这封密信的事情竟然败露了。

曹操大怒。

御史大夫郗虑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入宫搜捕皇后。

伏皇后紧闭门户,藏在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搜到,从墙中拖出。

这时,刘协正坐在外殿。

伏皇后披头散发赤脚走出,向刘协哭诉:“皇上不能救救我吗?”

刘协悲哀的说道:“朕也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之后,伏皇后被幽禁而死,所生两位皇子被迫喝下毒酒而亡,皇后兄弟及宗族百余人被杀,皇后母亲等十九人被流放。

这件事情十分诡异。

如果伏皇后的密信里说了什么不可见人的事情,本应该阅后即焚,皇后的父亲伏完为什么要留着这封信?这封信的内容又是如何被曹操知道了?此时伏完已经去世五年,曹操仅仅为了一封信,如此大动干戈,实在是不合情理。

任何看似不合理的政治事件,背后都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推测一:曹操早就知道这封信的事情,一直引而不发,等待时机。此时曹操的三个女儿刚刚嫁给刘协,为了给自己的女儿铺平道路、更好的控制皇帝,于是铲除了皇后一族。

推测二:由于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刘协,皇后一族深感威胁,暗中策划了针对曹操或者其女儿的某些行动,被曹操发觉。于是曹操借口密信事件,先下手为强,所以才会将皇后及其族人清扫得如此彻底。

推测三:某一股势力要对付曹操,策划了一个惊天的阴谋,甚至皇帝也卷了进去。曹操发现之后,又不能杀皇帝,只能找皇后一族下手,以此来警告和惩罚皇帝。是不是很像另一个版本的“衣带诏”?

【皇宫】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

天空中飘着雪花,即使在皇宫里,也显得那么清冷。

刘协心中愤懑,借酒消愁。

贵人曹节来到皇帝身边,轻声说道:“喝太多酒会伤身,请皇上保重身体,”

刘协拿着酒壶,看了曹节一眼,冷淡的说道:“你的父亲做出如此事情,你居然还有脸来见朕?”

曹节坐到刘协身边,伸手拿过酒壶,柔声说道:“我嫁给皇上之前,有人跟我说,即使父亲得罪了皇上,皇上也不会迁怒于我,因为皇上心地善良,是个好人。”

刘协看着曹节的脸,恍惚中似乎回忆起什么。

曾经在一个大雪的冬节,一个小丫头向他举起手里的碗。

“你是好人,这碗汤给你。”

【冀州,邺城】

朱建平云游四方,再次来到了邺城。

这个算命先生牵着毛驴,走过昔日的留香居。

留香居无人居住,已经荒废很久,后边的酒坊还在正常运作。

朱建平向四处望了望,有点纳闷,牵着毛驴离开了。

【钟繇府】

朱建平来拜访好友钟繇。

钟繇此时不再是司隶校尉,而是担任魏国的大理,主管司法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