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8章:献策!殷正茂:不能只有户部睡不着

张居正最初也觉得此策很幼稚,但他了解殷正茂,后者绝非鲁莽之人,可能还有后招。

无论成与否。

殷正茂敢于朝着皇家内库伸手的勇气,还是让他满意的。

都是朝廷的钱,内库有时确实太抠了。

吕调阳干脆果决地说道:“我无异议!”

他对张居正的说话习惯了如指掌。

张居正若在问询前,先表达个人观点,他只需附议即可;若未曾表达个人观点,才宜他说出个人观点。

张四维想了想,没敢反驳奏疏之事,但却说出了另外一个顾虑。

“若彻查辽东官场,是不是将辽东巡抚张学颜和辽东总兵李成梁,调走一个,二人在辽东数年,不止一位言官控诉他们有结党之嫌。”

张居正抚须正色道:“何为结党?结而徇私误国才是结党,二人经查若无过错,无须因一些空穴来风之言,将他们调离!”

“其它……其它……我就无异议了!”张四维虽然只比张居正小一岁,但气场却弱了一个辈分。

吕调阳瞥了张四维一眼,心道:何必找罪受呢?

朝堂百官皆知晓。

张居正对镇守北方的两大武将,戚继光和李成梁,那是超乎寻常的信任。

北境稳固是新政施行的关键。

二人军功卓越,若没有犯下大错,张居正绝对不会换人,而张学颜也是张居正器重之人。

“既然二位都无异议,那明日常朝,我们便帮新来的殷尚书站稳脚跟了!”

吕调阳和张四维同时点头。

他们三人定下的事情,只要不是群臣都反对,基本就板上钉钉了。

……

翌日一早,常朝会上。

内阁三大阁臣、六部九卿的主官、一众科道言官,齐聚殿内。

沈念以起居注官站于御座东南。

今年的多次常朝,已不再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

很多事情,内阁与六部都会在下面做好方案,再在朝堂上汇禀,等待小万历点头。

如此以来,官员们可直接发表意见。

至于一些扯皮的事情,那定然就是内阁一言堂决定了。

很快。

便讲到了辽东灾民安置以及殷正茂的第二道奏疏。

提到彻查户部和辽东官场,还无人变脸。

但提到“内外廷联合相扶之策”时,一些人的脸色变了。

包括冯保在内。

他们认为这是殷正茂的投机取巧之计。

户部,干的就是筹钱的差事。

户部尚书就该穷,就该负重前行,就该睡不着觉,就该被人追着要钱。

殷正茂还想拉着主管内库的太监和工部官员都睡不好觉。

门都没有!

虽然内库、工部有钱,但花销也大。

特别是内库。

能苦一苦户部就解决的事情,绝不会动用皇帝的私房钱。

甚至。

一些事情不解决,也不能影响皇家支用。

本是小绵羊的户部突然有了攻击性且在指点江山,让一些官员觉得非常不舒服。

张居正说完奏疏上的的内容后,高声道:“各衙门可有异议?”

唰!唰!唰!

工部尚书郭朝宾、左都御史陈瓒,还有足足六名科道言官几乎同时站了出来。

冯保在常朝之上,不适合发言,但自有他培养的科道言官代他而言。

工部尚书郭朝宾率先出列。

他先是瞥了殷正茂一眼,然后高声道:“依照常例,向来都是户部拨钱拨粮,工部出人出力,怎么还需要工部出钱?户部是打算将工部收编了?工部可自负盈亏,无须帮扶!”

郭朝宾通晓河工,做事必讲规矩,他对殷正茂这种“拉人下水”的做法非常不满。

他说完后,左都御史陈瓒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觉得不妥,内库掌管内廷之钱,工部主管匠工之事,户部掌国用出入,非紧急情况,根本无须联合帮扶,户部若无钱,内库与工部岂会不帮,此策,甚坏规矩,不可行!”

随即,数名科道言官也纷纷出言反对。

而此刻,沈念看向一脸平静的殷正茂。

他觉得这个文武双全,在外摸爬滚打数年,背着贪名还能擢升的户部尚书,绝对不可能出一个大家都觉得很蠢的主意。

一定有后招。

此策若能成,户部尚书这个差事就好做了,且对百姓大有裨益。

沈念满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