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没有离去的,毕竟许多人舍不得自己的家园,他们却祈祷不久之后夏军能再一次打来。
数日后,等那些民众到了朝歌郡后,慢慢开始消化。
东郡、灵泉郡,分别开始吸收。
与此同时,大夏的赵州刺史也委派过来,并且快速推出了安抚流民的政策。
安抚这些流民其实不难,他们需要田和住所。
凡是从邯郸郡过来的,可以到官府去报到,登记户籍之后,拿到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主要的是,免税!
最新的政策下来,给的是免三年的农税!
等到八月末的时候,朝歌郡和东郡一带则开始大量招募工人。
招募工人干什么呢?
开凿水渠,从秦州到朝歌郡,开通一条更宽更长的水渠!
每个工人每个月二两俸禄,这无疑是非常诱人的俸禄。
大量的人纷纷跑去官府去报名。
不仅仅赵州开始做这些,九月初的时候,徐州的开渠也陆陆续续展开。
《江宁日报》刊登:开渠利商,重建家园。
等到这个时候,徐州的多座城池也陆续开始重修。
当人们进入到徐州战场的时候,看到的是满目疮痍。
那些原本肥沃的田地已经完全荒废,那些村落被焚烧殆尽,那些河流被淤堵。
腐肉已经沉到土地里,白骨暴露在秋雨中。
破败的木屋前,枯树上挂着一排排已经烂透的尸体,有大人,有小孩。
灰蒙蒙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阴沉,化不开,连秋雨都冲刷不开。
当到城外的时候,人们还能看到一些堆积起来的人头。
当然,早已化作白骨,像小山丘一样堆积在那里。
那里面,每一颗头颅,曾经都是一个正常的人,他们会笑会哭。
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孝顺的儿子,或者勤劳的丈夫。
现在,他们的容貌没有了,只剩下一颗头骨。
在雨中,还有人衣衫褴褛,又是哭又是笑。
战争,毁掉了一切原本自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