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西域十国十二万大军融合演练完毕,浩浩荡荡离开楼兰城,来到大汉凉州边境,也是分作两路。
一路由乌孙国、大宛国、龟兹国、于阗国、焉耆国五个大国组成,在玉门关前列阵,总兵力合计十万五千人。
这一路中,另有五个猛兽军团,其人数不重要,驱赶猛兽作战。
一是乌孙国的狮兵团,驯养五十头雄狮,是整个大军的杀手锏;
二是大宛国的天山虎军团,驯养五十头天山虎,也是联军中坚力量;
三是龟兹国的玉带海雕军团,驯养了六十只大雕,从空中杀敌;
四是于阗国的天山獒军团,驯养藏狗百只,凶残得很;
五是焉耆国的铁牛兵团,有大型两角牛两百头,既能冲散敌人阵脚,也能撞击城门或城墙;
镇守玉门关的主将太史慈、副将郭淮,骑兵两万五千,步卒五千,人数和西域大军人数相差甚远,防线岌岌可危。
如今,敌情和战局已经十分明朗,玉门关才是敌军的主攻方向主。
刘华也不迟疑了,令张合的中军全部汇聚到玉门关。
把自己带来的赵云、鲜于辅、马超等,及其手下兵马也全部集中到玉门关,和西域主力决一死战。
防守玉门关的兵力,又增加了张合中军两万,赵云净世白骑五千,鲜于辅重甲铁骑三千,马超东凉骑兵五千,连带原有守关的三万,共计六万三千人马。
负责后勤保障的陈泰,可有的忙了,不但要接收和转运粮草,还得组织民众割草,给兔子们割草喂食,忙得一批。
老陈也是颍川陈家这种大世家出身,哪受过这份罪,只盼着两边赶紧开打,早点打完了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西域人的第二路大军,作为偏师,由姑墨国、楼兰国、 车师国、莎车国、于弥国等五个小国联军组成。
除了姑墨国有五千骑兵,其它四国都是三千驼骑兵。
这路偏师共有一万七千兵马,主要负责牵制阳关的汉军,同时沿着百里土长城游走,伺机而动,寻找突破口。
他们人虽不多,却是最难防御的,因为土长城战线太长,汉军只能把五千步卒分散出去,每隔两百米就设一个临时小烽火台。
派人日夜轮番值守,加强戒备,一旦发现西域兵马靠近,就立刻点燃烽火,预警阳关的主力骑兵来援。
镇守阳关防线的主将是郝昭,副将郭援、马岱,有两万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卒,共三万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