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通神之后·自然之灵

灵气压强已超越常规“通神”水准,若换成寻常修士,早就气血逆行,经络寸断。

可他不仅撑住了,反而感到一丝古怪的“空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身子,比我想象的……还能装。”

苏长安睁眼,脸上浮出一点戏谑的笑容:

“这不就跟升级电脑一样,别人给自己装个8G,我偏要整个双通道64G,反正插槽够用……只要电源别烧,我能撑到你傻眼。”

他再度闭眼,灵力灌注。

丹田之中,真气滚滚,宛如金海翻涌,咆哮奔涌。

这不是单纯的力量提升,而是“结构进化”。

他的体魄在重构,经络在拓展,气海在加宽,就像是在将自己从一艘小船,打造成能御风破浪的铁舰。

整整十二个时辰过去,他整个人与这山巅一同静止在天地之间。

山风吹落云烟,雷雨洗涤岩石,阳光与夜露交替洒落在他肩头,他却始终未曾挪动分毫,仿佛一个盘坐在天地间的石像,又像一棵悄然扎根的大树。

他引气调息,气息外发,专注修炼,整个人,身上散发的通神气机,便在这山石草土之间,一寸寸静了、沉了、融了。

不知从何时起,他感到体内微微一松。

如同皮囊下有万千细须悄然破土,从脊背、指尖、足底悄悄延伸进这座山岭,穿入草根缝隙,探入碎石之中,一点点扎进泥土深处。

他能感受到山体缓慢而有力的脉搏,如同母亲的心跳在深处回响;能听见风从山腹穿过的轻语,水自地下奔涌的低鸣;还能察觉到一种极其微妙的气息,自石中渗出,如雨后甘泉,一丝一缕被他缓缓吸入,化作温润暖流,滋养心脉。

那不是天地元气,不是灵气,而是一种更原始的“养分”,属于山的恩赐,大地的馈赠。

直到此刻,他仿佛从“山上之人”变成了“山中之人”。

就在这刹那,苏长安忽然感觉到落霞岭并非寻常之地。

那是一种来自“山体深处”的回音,不似灵气涌动,也不似妖气翻腾,却在悄无声息间透出一种被掩埋的存在感,如古老意志沉眠于山腹,静静注视着他的打坐与沉默。

苏长安没有停止修炼,内心却已泛起层层涟漪。

当最后一缕真气归于丹田,他脊背轻轻一震。

随即长吐一口浊气。

那一口气,带着炼体时淤积的灼意与血气,如白练冲出,卷起一圈金边雾霭,在朝阳下化作一道微不可闻的金属震音,消散天际。

这是灵体彻底闭环、气血与灵息交融、丹田初稳、气海成涡的终结性表现。

也是通神之基,真正落地的标志。

晨曦再一次破云而出,一缕缕清透灵气顺着山风自天边缓缓流入山巅,化作不可见的潮汐,悄无声息地灌注在天地之间。

山林微颤,草叶轻摇,连崖石之上都浮起一层淡金微尘,若隐若现,如梦似幻。

天地灵息,在这一刻汇于苏长安周身。

晨光方起,山雾未散,一缕温润灵息悄然自林间漫出,穿草过石,滴在他的掌心游走,柔而不散,暖而不烫,仿佛来自天地最初的叹息。

苏长安静静睁开眼。

他缓缓抬掌,灵息朝露在光下泛起七彩光辉。

这一幕,落在他眼中,却映出的是另一个世界。

他曾活过的那个世界。

钢铁、混凝土、尾气、垃圾山,森林被连根拔起,河流成了化工厂的下水道,孩子们从小就只在书上见过“蓝天”两个字。

当年他值夜班,坐在保安室门口,望着城市尽头泛黄的天光,忽然听到身后有工人吵架:“你再种树就是傻子,这片地早晚又被平了。”

没人听见那树倒下时的声音。

它静静倾斜,根系撕裂,尘土飞扬,只在废墟边留下一截年轮干裂的痕。

那一夜,他仰头望着灰黄的夜空,城市沉默,星辰被霓虹压得隐没无踪。他第一次,在那样死寂的背景中生出一个念头:

“这世界已经坏成这样了,是不是还值得救?”

露珠还在掌心,清澈无尘,一如初生。

苏长安垂眸望着它,指腹轻触,眼神微动,语气轻得像是在与它心照不宣:

“这自然世界,从来没人守。”

“它们不哭,不求,不言语。只是日复一日地长,等一个不会推倒它们的人。”

晨光正好穿透林梢,山雀清鸣,风声掠过松针发出微微回响。远处崖间,一道清泉沿着岩壁悄然滑落,在水光中激起起细碎光斑,如同哭泣的眼泪。

这一刻,山风带着草叶的清香,阳光穿过枝桠投下一地斑驳,雾气如轻纱在山谷间缠绕,万物无声,却安详至极。

那并非繁华胜景,却美得让人不敢呼吸。

天地无语,却像在向他轻声说——“你还愿意看见我,就够了。”

苏长安盯着这一幕,喉头轻动,胸口一紧,目光深蕴同情。

——大自然太善良了。

善良到不会求生,不会喊疼,连“活着”这件事,都只是一种本能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