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章 苏贤士与小满的“远大计划”
大演武场上,浩然气弥漫,群贤毕至,圣道气运仍在天地间回荡。
承圣玉璧的圣辉尚未完全消散,场中众人依旧沉浸在浩然正气的冲击之中,学子低声议论,长老神色复杂,目光交错,显然仍未从先前的变局中回神。
就在此时,一道沉稳的脚步声打破沉寂。
江元封迈步登上高台,身形笔挺,青袍翻动,鬓角虽有白发,却难掩昔日儒道风采。他立于众人视野中央,负手而立,目光深沉,气息沉稳如山。
他开口,声音清朗,字字铿锵——
“承圣玉璧得以恢复,苏长安亦是居功至伟。”
话音落下,台下众人一震,许多学子目光交错,长老们也纷纷侧目,神情各异。
——这不仅是在公开承认苏长安的功绩,更是在为他正名!
这种举动,多少带点互相抬举的意思,可在如此天大的功劳之下,谁能反驳?
江元封环顾四周,继续道:“因此,我提议,授予苏长安**‘书院最高荣誉名士’之位**。”
轰——!
此言一出,整个演武场彻底炸开!
“书院最高荣誉名士?!”
“这可是书院从未有人获得的殊荣!”
“他才入书院多久,竟能获此封号?!”
人群中,震惊、敬佩、疑惑、嫉妒,各种情绪交织。
许多学子神色复杂,甚至有些人嘴唇微张,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苏长安站在原地,眉头轻挑,神情莫名。
——他其实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在这场风波里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可江元封竟这般力推……
他心底警铃大作。
高台上,齐文渊目光微动,落在江元封与苏长安之间,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一下。
他的目光深沉,心思却已然明了——
如果承圣玉璧的恢复真是江元封的手笔,那他早在数日前就会动手,根本不可能等到今日。
换句话说——
若非苏长安出手,玉璧绝不会彻底复原!
江元封在推苏长安,摆明是在还人情!
齐文渊心中轻叹,却没有出声阻止。
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苏长安的真正价值。
——这个年轻人,远比他表现出来的更加惊人。
当初,他在书院与大儒们辩论时,提出“圣者为道,贤者为世”的观点,令整个讲堂大儒尽皆震撼。
他的才思,他的见解,甚至比许多苦读数十载的大儒更加深远。
哪怕他只是一个儒修,已然不凡。
更何况——他深藏不露的武技,真正出手时,展现出的实力更是惊人!
可真正让齐文渊刮目相看的,不是他的才思,也不是他的武技。
而是书院近日流传的一句话——
“率土之滨,妖邪尽伏;天命所归,皆斩妖司臣。”
这一句话,令他心潮澎湃。
这不是简单的豪言壮语,而是一种足以影响世局的信念。
一介学子,尚未身居高位,尚未执掌庙堂,却已能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书院的思潮。
他的未来,远不可限量。
齐文渊眼神微深,忽然觉得,趁现在把苏长安牢牢绑在书院,或许是个不错的决定。
他的衣袖轻摆,语气平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事,书院承认。”
“自今日起,苏长安,为书院最高荣誉名士。”
此言落下,白敬之、楚怀风、林怀章等大儒相继沉思,而后皆是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