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来点,来二斤,我回去包饺子。

你不知道,我们家就爱吃韭菜猪肉的饺子。”

是,好像大妈都爱吃韭菜饺子,她家那口子还有奶奶也爱吃这个。

“那您也要不了这么些吧?”

“我多包点,家里头有冰箱,我冻起来,到时候给我儿子拿他们那边,他们早上自己下锅煮了就行,能吃两顿,还不变味儿。”

这倒是。

没看出来家里头条件挺好,还有冰箱呢!

“那是得多包点。”边唠嗑边手脚麻利的装菜收钱。

这一天算账,可是多挣了十多块。

看来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确实比批发赚的要多。

但是现在量少,小店零售还成,以后大批的菜下来,还是得批发出去,不然都得烂地里头。

于玲看着地里头的黄瓜苗,琢磨着这一片黄瓜能挣多少钱。

育苗棚里的黄瓜苗,已经移栽进大棚里了。

那天小店没开门,她头一天就挂了牌子了。

石头也没出去。

全家人加上大姑大姑夫,还有来帮工的的,全都是自己家亲戚。

那一天天气好,不刮风不下雨,日头还好。

上午九点多,就暖洋洋的。

苗席的塑料纸从底下抽起来,露出一个大口。

石头听着大姑夫安排,碗碗的苗被移到盆子筐子里,几个小伙子端着两步进了大棚,里头的人,两人一个畦子,开始往地里头栽。

因为有纸碗的过关系,不用脱碗,可以直接往地里的坑里头放。

这个坑哪来的呢?

前面的壮壮和大发几个人,一人拿着一老粗的木头捅出来的。

大家挑苗,打坑,运送,移栽,个人有个人的活儿,干起来流水线一样,合作分工,效率老快了。

于玲在移栽这里。

她拿起一棵苗,很好拿的。

确实像是石头说的那样,纸碗里头的泥土被根系固定住了,直接就是带着营养土开始入坑,放进去一手扶着一手在根上覆土。

稳稳的就站住了。

一个畦子栽两行,两个水泥柱子之间,她看不出来有多远,但是她觉得,两棵苗之间得有三十多厘米的距离。

“这个距离不远吗?”

不是说流行什么密植吗?这距离,不算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