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种的地,产的粮,凭什么给她!
不给!
“……”
这事儿闹得,媳妇不乐意,于老三一听一年要这么多粮食心里其实也有点心疼。
这会儿钱多结实啊!
那麦子苞米的,卖了得多少钱?
“就非得迁户口?”
于老三嗫嚅着问了一嘴。
“老三,玲儿嫁人了,你拿了钱,这户口老在家算怎么个事儿?
她到底算是嫁人还是没嫁人?
你看谁家嫁了人的闺女户口在家里的?
又不是往家招女婿的。”
大姑霹雳吧啦的跟她弟弟一顿呲哒。
“你要留着玲的户口在家里,那也行。”
大姑看着自己弟弟,“咱列个字据,玲儿的户口在家里,每年你给她多少斤口粮,到你六十岁了就不用给了。
行不行?”
于老三想想,三十年的地,自己肯定不能只干到六十岁。
就算一年给她点粮食,那也是赚的。
两口子对视一眼,觉得行。
“弟妹你看呢?”
程程妈眨巴眨巴眼,这买卖好像划算,这地一包三十年,这三十年得得多少粮食?
按着亩产五百斤算,一年麦子五百斤,苞米五百斤。
一千斤。
一年一亩地一千斤,
十年就是一万斤。
二十年是两万斤。
剩下十年她不要,那就是两个两万斤。
这要是不给她,三十年下来,一亩地一千斤,两亩地就是两千斤,十年就是两万斤,三十年三个两万,六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