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蔡琰听罢,顿时脸颊绯红,背过了身去。
“琰儿,你自小聪慧,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晓,你的夫婿,自当是人中龙凤。为父一生阅人无数,这个张尘实乃万中无一啊!为父本想着促成你与他的姻缘,可奈何……”
蔡邕说着,不禁轻叹一声。
“奈何,他已有妻室……”
蔡邕说着,不觉深深惋惜。
蔡琰闻言,却并未有丝毫波澜,只道:“原来父亲是因此而烦闷,似大将军这等英雄人物,三妻四妾岂非寻常,父亲何必烦忧呢?女儿倒是觉得,更应观其人品,看其待妻妾如何?”
蔡邕却没想到女儿说出这番话来,当下道:“方才言语之中,听他对夫人赞扬之至。看来,倒是内宅和睦,夫妻举案。”
“如此看来,此人倒是重情重义,其夫人也必是和善之人。”蔡琰道,“这样的人,倒不失为良配。”
“琰儿,你……你说什么?”蔡邕顿时一愣,“可是,他已有正妻啊,你若嫁与他,便只能为妾。难道,你也甘愿?”
“为妻为妾,只要心系彼此,又何须在意呢?”
“琰儿……”
蔡琰又道:“何况,当今天下局势,父亲也都看到了。诸侯各怀心思,恐怕不久之后,天下必将大乱。到时,诸侯攻伐,兵戈不断,若找不到可以依托之人,只怕我们又要过上四处飘零,朝不保夕的日子了。纵观天下,真正可依托之人,恐怕也唯有张尘一人了。”
蔡邕看着女儿,心中不由一阵酸楚。
琰儿说的不错,且不说自己如今仍是戴罪之身,去往邺城能否得圣上宽恕,犹未可知。就算得以免罪,自己在朝中毫无人脉,日后真要遇到什么变故,又有谁能相助呢?
若是依附于张尘,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可是,这岂不委屈了琰儿?
蔡邕的内心很是矛盾,他很自责,作为一个父亲,给不了女儿安定的生活,反而还处处拖累。
“父亲不必犹豫,琰儿愿嫁。为妾,亦无悔!”
字字句句,戳进蔡邕肺腑,蔡邕将女儿抱在怀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
两日后,大军起行,赵云领军先行,张尘自领中军,护送陈留王车驾,后面还有王允、蔡邕的家眷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