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预计诸葛瑾此次远行必然有所获,只不过时间上需要的太久,但这次远行周瑜相信是必要的,因为江东此时已经占据了民心的制高点。
而此时刘备却病倒了,简直可以说是一病不起。长安一战,大伤元气,被司马懿火烧大本营,虽然刘备等大将因为都外出征战,但刘备大营的人马损失太大,自己心疼啊。再加上拖着六十多岁的身体连饿加冻加疲劳,导致伤寒入体。本以为在天水休养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没想到反而越来越沉重了,一开始还正常吃饭休息,后来就茶饭懒咽,后来干脆在床上爬不起来了。
诸葛亮眼看着皇帝日渐消瘦,命人从成都调来大批太医给皇帝诊治,然而众医官尽管全力给治疗,依然没什么起色。
这天刘备把诸葛亮找过去,诸葛亮忙来到临时寝宫见刘备,只看皇帝半依在床头,后面戗着枕头,见到诸葛亮,刘备问道:“丞相,如今我病在天水,成都那里怎么办?一旦江东来攻,或者有人图谋不轨,太子年幼无知,如何能抵挡?”
“陛下不必为此挂怀,我来时已经安排了李严费祎向宠等协助太子镇守西川。江东此时不但不会与我们撕破脸,反而还会拉拢我们。陛下,如今东面洛阳周边州郡正打的焦灼,江东不敢轻易撤出,撤出曹魏腾出手来就会转身夺回之前被江东夺去的州郡,曹魏那里也不好过,之所以如此被动不是因为他实力不足,而是吃亏在两面作战,一面和我蜀汉打,一面和他江东打,当然捉襟见肘。曹魏唯一的办法是先停掉一头不打了,也就是曹魏会与我蜀汉联合打江东,一旦与我结盟,转身曹魏集合全部人马去打江东,江东就被动了,他的战线拉得太长,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在打,兵源补给都耗费财力,司马懿如果集合兵力打江东一个点,比如宛城,那胜负还真的很难说。一旦江东回援,洛阳之围解除,曹魏缓过这口气,天下之事还真的很难说。”
“丞相是说曹魏会派人来与我议和?”
“嗯,我料时间不大,就会来到。”诸葛亮斩钉截铁地道。
“那丞相的意思呢?是与曹魏联手还是不联手?”
“亮也想知道陛下如何想的。”诸葛亮轻摇鹅毛扇道。
刘备毫不犹豫道:“我与曹魏不共戴天,我不愿与其联合,孙刘联盟虽然一直没有那么巩固,大家心里都装着小算盘,但孙权这些年并未做什么对不起我刘备的事。我宁愿选择孙刘联合。”
诸葛亮笑着看向刘备,没有说话。
“丞相,问完我,你的意思呢?”
“臣以为当审时度势,等一等江东的使臣。”
刘备来了兴趣:“江东怎么会派使臣?”
“陛下试想,我们能料到洛阳会派使臣,难道孙权周瑜想不到么?洛阳既然派出使臣,孙权当然也会派出使臣,只要我们继续孙刘联盟,那孙权必吞曹魏,曹魏就算没了。”
刘备皱眉想要说什么,就听外面太监匆忙进来道:“启奏陛下,洛阳使臣贾逵前来求见。”
诸葛亮看看刘备,刘备看看诸葛亮,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刘备打起精神也只得坐在龙床上,前面拉个帘子听贾逵说话,诸葛亮则前来迎接。
贾逵听说刘备病了,也不敢打扰,于是与诸葛亮道:“惊闻汉主龙体欠安,不知可否接待小臣?”贾逵这话说的也是极尽卑微,诸葛亮笑道:“陛下偶染风寒,在龙床暂卧,听闻先生前来,已在帐后静听,先生有话请讲便是。”
“按理来说,大汉与我大魏正在交战,派使臣前来有失体面,但事关国家安危,我才不避人言前来。”贾逵顿了顿,眼圈发红继续正色道,
“曹魏与皇帝原本有隙,乃太祖武皇帝在世之时,然赤壁之战以后,曹魏再未攻汉,当今魏主聪敏仁厚,民心归附,朝野文武拜服,从未主动攻取任何势力。然大汉皇帝尝欲伐魏,江东孙权无故寇我疆土,如今大战连年,百姓流离失所,死于战乱者不计其数,皇帝不忍生灵涂炭,愿息兵戈,与大汉和好,互不侵犯,不知大汉皇帝意下如何?”
刘备咳嗽一声道:“先生不避风尘前来相商,其心诚也。然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曹操篡汉,人所共知,天下汹汹,备延汉统,当伐魏以正天心。如今曹魏势危而求和,不如解甲归降,共兴大汉,岂不上应天意,下顺民心?”
贾逵忍住气,平静道:“大魏虽已不如太祖时日,但尚且带甲几十万,实力足以自保,如今曹魏与大汉的最大敌人乃是江东孙权,孙权如今坐拥天下三分有二,兵甲百万,一旦曹魏被灭,大汉可有把握对此强敌?我家皇帝意与大汉皇帝联合以抗江东,则天下大势还有变数,今逵带来国书一封及礼品,请皇帝过目,以显议和之诚意。”
诸葛亮始终没有打断贾逵,从他手中接过国书进入递给刘备,刘备老看过与诸葛亮以目传意,然后诸葛亮道:“先生之意,我家陛下尽已知之,但不知曹魏愿意割让哪些城池给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逵差点被诸葛亮这云淡风轻的几句话气吐血,颤抖着道:“但不知丞相何意?曹魏之疆土可取不可予,这是武皇帝的遗风。小臣这就告退!”说完,向诸葛亮深施一礼,便甩袖子走了。
刘备在龙床上哈哈大笑,紧接着又是一阵咳嗽,然后对诸葛亮道:“丞相是否太过于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