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一百二十岁的由来

第392章 一百二十岁的由来

去年金人南下开始,前宋皇权更迭,太学并没有进行考试取进士。

外加此前请辞的八九十个官员,朝堂上实际缺官何止百人。

而武洪这一手你愿意跪就跪,想要出身和官衔的,便要主动些,看似买官卖官,却是将之前这些达官显贵私下里商定的同进退,直接打成了齑粉。

他们为了自己,捐献之物甚至开始内卷起来。

你捐一千张蚕丝被,我就捐一千套成品军服。

你捐两百石青盐,我捐画舫大船一艘。

你又捐一艘海船?那我家从日本运回的银矿石全都捐了,你又奈我何?

比家世显赫和底蕴,在座的不是笑话谁,都是垃圾......

最后,就连太守张阁都坐不住了,命人取来一百颗西洋大珠,当场捐献,以示抗金之决心。

‘江南人果然富庶啊!’

武洪在心头感慨的同时,也是毫不吝啬,同进士出身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出赏赐。

同时还赋予他们出身所在地的士绅头衔,进一步解决封建皇朝的皇权不下乡一事。

对推行摊丁入亩的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这种事也肯定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因为光是测量田产,确定地契,以及解决过去佃户代持田产可能产生的官司,就不是一件能迅速完成的事。

而就在达官显贵们慷慨捐献,武洪也不抠门,理论上君臣欢聚之际,地上还有一个中年文士装扮的男子,跪在那里不动。

也是在各取所需之后,他面容苍白,显然已经跪到忍无可忍,但仍旧没有起身,将话题拉了回去。

“敢问官家,即便如此改革,便可拥有万世江山了吗?”

他浑身颤抖,语气虚弱,颇有一种殿前死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