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奉官家之令,结合张俊谈成的条件,便开启了五升布购买高丽稻米等等一切能买到的海贸。
他的海船的目的地,则是京东东路的登州(威海港),济州岛距离此地只有二百公里。
海船尽管受季风影响,却也称得上是又近又快。
稻米一旦入港,便转为小船,囤进梁山和夏村,就能随时沿运河入汴京。
“买卖还能这么干?”
御营水军总都统张荣、看着运出去的劣质破布,回来都是白花花的稻米,还有老马和肉狗,不由得惊叹连连。
“海船只剩这一艘最大的,下次要运回战马,稻米只能先囤在外边了。”
李俊当然非常开心,一种干大事的感觉萦绕在身。
“不错,跟俺上山,晚上搞一大锅香肉,咱们好好喝几大碗。”
张荣还是老样子,身上披着夹袄,挽着裤腿,却穿着崭新的官靴,看起来不伦不类的样子。
“俺就知道跟着张总统肯定有肉吃。”
李俊是御营海军的统制官,抛开个人交情不谈,也要给张总统个面子的。
而第一次踏上梁山的李俊,看到总统衙署周围,却还都是什么忠义堂这样的字样,心下顿时明白官家为何器重张荣了。
因为丫忠义!
而且嫉恶如仇。
若非后期他的庇护,梁山一带恐怕也要遭到金人扫荡。
二人边走边聊,主要是张荣介绍哪里哪里开了地,哪里种了棉花,哪里是小麦之类的琐碎,却又不可忽视的东西。
如今梁山一带成了京东东路的典范,因为有山有水有田地,不少流民干脆就往这边聚集,开启新的生活。
一个凉亭下,穿着一身短打的妙龄女子,肩膀上挎着鱼篓,手里提着鱼叉,正跟面前一个老者怄气。
“你说俺张梨花将来的夫婿,会是个状元?”
老者抬眼看着对方一巴掌宽,呃,不是护心毛,是一巴掌宽的小脸,那对乌溜溜的眼珠里,满是精芒。
他按了按眼角的狗皮膏药,想要制止一下右眼的蹦跳,却又莫名的有种在青天白日要见血光之灾的念头。
于是,他下意识看了眼那足有一尺钢叉的鱼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