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说:“收你为徒不难,但只怕你桀骜不驯,违背师父的教诲。”
火炼道人说:“我发誓绝对不敢。”
于是三缄就收他为门徒,仍然用“火炼道人”作为他的道号。火炼道人拜谢行礼完毕,三缄传授给他一些道法,让他学习暂且不提。
再说紫霞真人在元旦那天去朝拜上皇后,王母下达了懿旨,让群仙在瑶池聚会,赐给蟠桃御宴。
宴会结束后,王母就对群仙说:“之前我下旨,命令一位仙子到人间去宣扬道法。等到道法宣扬阐明的时候,收有男女徒弟,一起进入绣云阁,享受天赐的福分。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紫霞真人跪在瑶池边,趴在地上启奏道:“王母心怀慈悲,担心道法不能阐明,被那些旁门左道用虚假的东西来扰乱真相,因此建造了绣云阁,来等待那些宣扬道法、修炼道法的人。我之前命虚无子托生到尘世,俗家名字叫三缄,他在四方宣扬道法,受尽了各种磨难。如今他意志坚定如铁,已经到了应当传授功法的时候。只是没有得到上天的旨意,所以一直迟迟等待,不敢轻举妄动。”
王母说:“宣扬道法这件事,由我来开启。你要速速去传授功法,让他变换形体、提升境界,使那大道更加彰显、更加明晰。这样一来,天下的旁门左道,就不能再把它误认为是先天或后天的道法。人世间那些仰慕道法并且想要修炼道法的人,也不会再误入歧途。这不也正说明大道明晰了,升仙的道路就更近了,升仙的道路既然近了,这样一来,能够得道成真的人,不就越多越好了吗?”
紫霞得到王母这道懿旨后,拜别了瑶池,回到洞府与群仙会合,说:“王母的旨意是命我传授大道,各位真人觉得怎么样?”
小主,
凌虚说:“三缄的确应当传授大道了。然而传授道法必须要有一个清净的地方,把三缄带进去。至于他的那些弟子,安置到别的地方,等三缄功法练成的时候,然后再让他们出来相聚,不知道这个提议是否妥当?”
碧虚说:“凌虚的这个提议,不是不好。但是三缄的门徒们分散之后,好几年都没有相聚了。如今才刚刚见面,自然应该寸步不离。一旦隐藏起他们师父的踪迹,又会让这些修行的人感到心灰意冷。依我愚见,不如找一座高峰,暗中把三缄提到山顶,传授他大道。命令他的弟子们在山下修炼,这样或许三缄的行踪,能让弟子们经常看到,也就没有分心的担忧了。”
清虚说:“这个提议非常妙,可以听从。”
众真人说:“传授道法如果这样安排,固然是可以的。但谁来做这个传道人呢?”
众真人中有一位霞衣真人说:“他本来就有师父,何必再讨论其他人呢?”
紫霞说:“大道谁都可以传授,人既然不用挑选,又何必拘泥于是不是他的师父呢?”
凌虚说:“三缄是你亲自教导的弟子,应该由你来传授。”
紫霞说:“传授道法我不敢推辞,但应该命令三缄的一两个门徒陪着守护他的躯壳才行。”
碧虚说:“三缄的门徒,妖类的多于人类的。要是让他们守护躯壳,是派妖类的,还是人类的呢?”
云衣子说:“依我来说,如果派妖类的,那么狐疑合适;如果派人类的,那么紫光合适。”
众真人说:“云衣子的提议很恰当,都可以听从。”
紫霞说:“传授道法的这些提议,一一都很妥当。那传授道法的地点,各位真人觉得哪里比较好呢?”
静虚说:“万星台的气脉非常旺盛,在那个地方传授道法,不也可以吗?”
刚讨论到这里。忽然有一位真人从祥云上下来,进入洞内说:“各位真人在这里讨论什么事情呢?”
紫霞定睛一看,原来是灵宅子,便生气地回应道:“王母今天在瑶池下旨,命我召集群仙,商议给三缄传授大道,让他成为真正的仙品。”
灵宅子说:“三缄的阅历还不够深,怎么能突然传授他大道呢?等他再历练几十年,才可以商议这件事。”
紫霞说:“三缄学习道法的时间,不能说不长了;他所遭受的磨难,也不能说不多了。从道法的角度来说,他应该已经结成胎婴了;从形势的角度来说,王母的懿旨难以违背。你总是在这件事情中阻拦宣扬道法的行动,究竟是有什么不服气的呢?”
灵宅子说:“大道是天下为公的,原本就不是私下传授的。群仙都聚集在这里,为什么不考虑一下我呢?我今天到这里来,也是为了传授道法这件事。之前我虽然多次阻拦三缄,正是为了磨炼他的性情,消除他身上的杂质。如今如果按照商议的要传授他道法,我愿意承担这一任务,来弥补往日阻拦他的过错。”
紫霞说:“三缄是我的弟子,自然由我来传授他,不需要你操心。”
灵宅子见自己的提议不被允许,心中十分恼恨,于是大声说:“不怕你们商议得多么恰当,我实在是有办法扰乱这件事。”说完,便乘着云腾空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