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太子的东宫,书房内静谧无声,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仿佛是大自然洒下的金币。太子李承恩正坐在书桌前,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各地呈上的奏折。他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奏折上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批示和意见。他的脸上满是认真与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这些奏折。他为人正直,毫无城府,总是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他人,也正因如此,对于三皇子暗中的小动作,他竟毫无察觉。此刻,他正看着一份关于江南水灾的奏折,心中满是忧虑,想着如何尽快调派物资,救助受灾百姓。
这时,侍卫匆匆来报:“太子殿下,丞相刘镇国求见。”
太子微微一愣,心中隐隐觉得丞相此时前来必有要事。“快请。”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整理了一下衣冠,起身相迎。
刘镇国走进书房,见到太子,立刻跪地行礼:“太子殿下。”
“丞相快快请起,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太子一脸关切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刘镇国站起身,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殿下,老臣刚从三皇子处回来,他竟想拉拢老臣,意图谋夺皇位。”
太子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泛白,仿佛要将手中的空气捏碎。“他好大的胆子!本太子乃父皇钦定的储君,他竟敢如此放肆!” 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又惊又怒,多年来,他一心辅佐父皇,为王朝的繁荣尽心尽力,从未想过三皇子竟如此大胆,妄图篡夺皇位。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三皇子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脸,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他想起了自己与父皇一同治理国家的点点滴滴,那些为了百姓福祉而付出的努力,怎能被三皇子轻易破坏。
“殿下莫要动怒,老臣表面并未拒绝,就是想稳住他,然后尽快将此事告知殿下。” 刘镇国连忙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太子的关切与忠诚。
太子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多亏丞相忠心,否则本太子还被蒙在鼓里。此事非同小可,丞相可有什么想法?”
刘镇国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殿下,三皇子行事诡秘,如今他既然已经有所行动,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收集他谋反的证据,同时联络朝中忠臣,以防他突然发难。我们可以从他拉拢的官员入手,顺藤摸瓜,一定能找到他的把柄。我已经暗中安排了几个心腹,去调查那些与三皇子来往密切的官员,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微微点头:“丞相所言极是。只是此事还需谨慎,不能打草惊蛇。我们要在暗中布局,让三皇子的阴谋无处遁形。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与三皇子有利益冲突的官员,让他们互相争斗,从而暴露三皇子的阴谋。”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制定了一些初步的应对策略。太子心中清楚,一场激烈的争斗即将来临,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守护好自己的储君之位,更要守护好天元王朝的安稳。他们讨论着如何安排眼线,如何与朝中忠臣秘密联络,每一个计划都经过深思熟虑。他们还分析了三皇子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而在京城郊外一处隐蔽的据点里,黄安石、李影和朱峰三人围坐在一起。昏暗的灯光下,黄安石紧盯着手中的密信,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密信是他精心安排在三皇子身边的眼线传来的,上面详细记录了三皇子近期的一些隐秘行动。
“黄大哥,这三皇子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我们必须得尽快想个办法。” 李影焦急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