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此以后,丰收村的村民们在采种这件事上再也不马虎了,每到要采种的时候,都会先看看天气,等着风和日丽的日子才行动。而“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这句谚语也在村子里流传了开来,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都谨记着这句谚语,靠着精心采集和晾晒的种子,让村子周边的山林越来越繁茂,村子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加安稳祥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丰收村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周边村子的人听说了他们靠着这句谚语把采种这件事做得那么好,都很好奇。有个叫临水村的村子,那里的村民们平日里也会采集一些树木种子,可总是收成不太理想。
临水村的村长便带着几个有经验的村民来到了丰收村,向林伯和阿强他们请教。林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把采种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种子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该怎么做,都详细地讲给了他们听。
临水村的村民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回去之后也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村民半信半疑,觉得不过是天气的事儿,能有那么大影响吗?可是当他们真正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采种、晾晒后,发现种子的质量果然好了很多,种下去发芽率也大大提高了。
有个临水村的年轻小伙叫水生,他之前采种总是很随意,不管天气好坏,采回来的种子种下去要么不发芽,要么长出来的树苗很瘦弱。听了丰收村的经验后,他决定好好试一试。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微风轻拂着,水生早早地就上了山,去采集他们村子山上常见的栗子树的种子。他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带着刺壳的栗子摘下来,放进特制的篮子里,然后带回了村子。在村子的晒场上,他把栗子摊开,看着阳光均匀地洒在上面,风温柔地翻动着它们,心里满是期待。
经过几天这样风和日丽的晾晒,水生把栗子种子收了起来,等到合适的时节种到了地里。日子一天天过去,水生每天都去地里查看,终于,他看到土里冒出了一个个嫩绿的芽尖,那芽尖越来越高,慢慢长成了茁壮的小树苗。水生开心极了,他逢人就说:“这丰收村的经验真是太管用了,采种就得选好天气,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晾晒,种子才能争气呀!”
就这样,“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这句谚语不仅在丰收村、临水村流传,还渐渐传到了更远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村子都开始重视采种时的天气和晾晒环节。
在一个叫青山镇的地方,有着大片的山林,镇上的人们靠山吃山,采种也是一项重要的劳作。可是以前大家都不太懂这些道理,导致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山林的树木生长情况也不太好。
有个叫刘大叔的人,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小的种子铺子,平日里收购和售卖一些树木种子。他一直很苦恼,为什么自己收购来的种子种下去效果总是不好,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后来,他听说了这句谚语,便决定亲自去验证一下。
刘大叔去到了山林里,找到了一些熟悉的采药人和采种人,跟他们一起等待合适的天气去采种。终于,等到了一个碧空如洗、微风和煦的日子,他们一起采集了不少珍贵树木的种子,然后在山林边找了一块开阔又通风的地方,铺上干净的布,把种子均匀地晾晒在上面。
那几天,刘大叔就守在种子旁边,看着阳光一点点把种子里的水分带走,风把种子吹得干爽又干净。等种子晾晒好后,他把这些种子带回铺子,精心包装好。没想到,这些种子一经售卖,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买回去种下去的人都说发芽率特别高,长得也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