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公公将白有逊扶起,对身后的僧侣们道:“有劳各位大师们了。”
一方大师双手合十于胸前,道了声:“阿弥陀佛。”随后转身向白有逊道:“白老爷,攸宁曾在我这儿学武,我也算他的师父,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我同你一样心中难舍,然生死有命,攸宁魂归九天,我等要节哀才是。”
“多谢方丈。”白有逊亦双手合十,对方丈说道。
一僧侣用新帚扫去棺上的浮土,倾倒在炕席的下面,谓之“扫财”,随后在棺角垫一铜币,谓之“掀棺”,事成之后,僧侣们列成两排,拿出随身携带的佛珠和木鱼,齐声念起超度经文。
超度完毕后,聂公公领着众僧侣们先行离开,白管家主持着棺枢出堂,白攸宁未曾成家,更无子嗣,故而由一童子替代手执纸蟠前行,诸大臣与众亲友随之,齐声味哭。
出门,白管家吩咐小厮们将棺枢放在送葬的灵车上,前置丧盆,点然火把焚烧纸钱,白管家拿出丧盆,只见那丧盆形如扁击,底正中有一孔,里砖上,砖糊以纸,作书套形,摔时必使粉碎。白有逊举起丧盆奋力一摔,只听哐当一声,丧盆裂成了两半,方才驾马出殡。
灵车缓缓前行着,京都的百姓见是镇北将军的灵柩,默默跟在身后随行着。随行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竟达数里,绵延不绝。
有一百姓家里是做出葬活计的,拿出家中表演乐舞百戏的工具,这是一种让死者在入土前尽情享受人家的欢乐。多少钱也买不来这仪式,只有尊贵名望之人才能配上,此刻那男子默默在队伍末端挥舞着,开展精妙绝伦的杂耍。
一羸弱书生复又在队伍中高声念诵着屈原的《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一总角娃娃刚才学会走路不久,指着白攸宁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问道:“阿娘阿娘,他们在干什么呀?”
他的阿娘眼眶含泪,抱起孩子耐心解释道:“孩子,这是咱们最厉害最厉害的大将军,他为国牺牲了,大家都在送他呢。”
“阿娘,我也要送!我也要送!”那孩子挣脱阿娘的怀抱,就往队伍末端跌跌撞撞跑去。
“好,阿娘牵你……”那妇人拉着孩子,缓缓行在队伍最后。